加强青少年德育教育之我见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在青少年犯罪率逐渐上升而且犯罪年龄日益低龄化的今天,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知情意行 法治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646(2015)08-0101-02

  近日,我在报刊上看到了这样一起案件——在某校园因为琐事,几个少年将另一个未成年人殴打致伤,作案手段极其残忍,致使被害人的头颅被打破,生命垂危,在这起案件中,几名被告中年龄最小的仅仅16岁。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曾经做过一份统计:青少年犯罪总数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14岁至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又占到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高发态势,而且犯罪年龄日益低龄化。这一系列让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不禁让我们发出了“现在的孩子究竟怎么了”的疑问,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对青少年加强德育教育刻不容缓。

  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扭转“德育一手软,智育一手硬”的现象,是德育工作者和思想政治课教师肩负的历史使命。加强德育教育不是一句口号,要让学生听在心里,记在脑里,化作自身的实际行动,必须做到从“知情意行”等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知”的灌输,做到晓之以理、以理服人

  “知”是指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知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知”是思想道德品质的基础。有人认为,抓素质教育就是抓思想,摒弃应试教育就是放弃理论知识的灌输。这种观点是对“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曲解。我们讲知识的灌输,不是单纯的把知识当做米粒喂给学生,吃一粒算一粒,而是把知识当做良种播给学生,让学生种一粒绿一片。在教学实践中,开设知识讲座,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理论教育,是加强“知”的灌输的重要方法。如,我校在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深入人心,让孔子、孟子、周恩来等历史上一个个典型代表在学生心目中树起一座道德的丰碑,作为行动的指南。实践证明,举办这一活动,让大多数学生都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洗涤,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今天,我们就是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青少年学生,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注重“情”的培育,做到动之以情、以情感人

  “情”是指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情感,是人们以一定的思想道德为标准在评价自己或别人的思想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它是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他们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在全国“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育人以德’是重要的,‘育人以智’也是重要的,但离开了‘育人以情’,那么‘德’和‘智’也就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实践中重视情感教育,自觉地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材和重大的国内外时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情绪的体验接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的熏陶,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如我校组织的“祖国在我心中”的演讲比赛,以及团支部倡导的大唱革命歌曲的活动,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注重“意”的培养,做到育人以信、持之以恒

  “意”是指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意志,是人们为克服各种困难所做的努力。意志以思想认识为基础,以情感为动力,与行为紧密联系,又体现在学习与实践中。我相信,绝大多数青少年的本性是好的,但因为青少年学生的自制力差,思想品德具有可塑性和发展双向性的特点,所以,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理想教育,培养学生为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甚至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养成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通过好的习惯去引导好的行为、高尚的行为。

  四、注重“行”的引导,做到导之以行、知行统一

  “行”是指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思想道德意识的指导下对他人和社会作出的行为反应。它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集中表现,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道德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志。确切的说,我们传授知识、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感以及注重培养良好的习惯,最终都事为了在实践中做出好的行为。因此,老师要大胆地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我们学校开展了由校团委、政治组领导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如清理小广告;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等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学生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身心去体会社会、用自己的行动去服务社会。

  俗话说“教书必先育人”。育人就是道德教育。

  “德育”的关键在于使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在从认识到行为再到习惯和品质这个由低到高的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离不开“法治”的辅助。在中国历史上,曾有不少开明的政治家和思想家萌发并提出过治国不能没有法治又不能没有德治的思想,认为只有二者“并用”才是治国之大道。比如,孔子就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意即,严刑只能使百姓因害怕而不敢做坏事,但不能使人们自觉知耻而守法;相反,以道德治理国家,以礼乐教化人民,则可使百姓自觉知耻,自我规范。自我约束。在西方国家,同样有人提出“法治”与“德治”的治国思想。但就实际看,纯粹的“法治”或“德治”并不存在,而是“法治”与“德治”的结合或并用。

  可以说,“德育”与“法治”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德治”是内容和目的,“法治”是形式和手段;“法治”是为了巩固“德治”的成果,而“德治”又将“法治”进行了升华,即“德治为体,法治为用”。在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过程中,二者必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少年兴则国兴,青少年是未来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携手,为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建设伸出热情的双手。

  张倩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