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中的“老带新”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646(2015)08-0094-02

  近几年来,随着新教师的成批涌进。因此如何帮助新教师尽快的适应教育岗位,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我校校本教研的一个重要课题。培养青年教师的成长,这个任务通常那些有经验的“老”教师来承担。近几年来我校实施了行之有效的“师徒结拜”制度,师徒结拜,教学相长,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受到不少的教益。本人针对新老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一些探讨,挖掘老教师的课堂教学的经验和财富,发现新教师的课堂教学的灵气和优势,促成新老教师互相学习,使我校的课堂教学获得创新和发展。

  教学中的“老带新”实践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是:1.集体备课,2.听课,3.评课,4.上示范课,5.上成功课,6.学习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7.对教学中的理念和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集体备课:在每一个新的章节开始时,备课组必定对本章节的教学目标进行讨论研究,明确分段目标。老教师比较熟悉教材,善于整体把握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能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掌握本课知识与前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清了解、理解、掌握和运用四个层次的具体要求,明确认知、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的具体的教学目标。而新教师由于对教材的生疏,对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比较困难。而新教师更接近学生,容易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也给制定教学目标带来极大的方便。利用这些差异,通过集体备课,优势互补,使我们制定的教学目标既能反映教学大纲精神,又切合学生实际。

  听课:我们学校的教研组非常重视听课。不到三年教龄的青年教师每周听师傅的课至少2节,其他教师的课至少一节。师傅听徒弟的课至少每学期20节。其他老师也在10节以上。新教师听师傅们的课,学习师傅们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对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师傅听徒弟的课,指导徒弟调度学和教的节奏,控制动和静的氛围。通过师徒的互相听课,徒弟迅速适应了初中学科教学,很快地走向了教学规范。

  评课:对每一节公开课,我组必组织集体评课。先由授课人说课,然后由两位主评人详细评课。评课人直陈得失,畅所欲言。其他老师再作补充。通过说课评课,新教师很快地学会了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启发学生的思维,如何突破重点和难点。师傅对徒弟面对面的点评,更使徒弟在较短时间内学会如何调节课堂气氛和教学节奏。

  上示范课:在我们学校各教研组,许多中老年教师上课自成风格,他们的课堂教学是青年教师特别是新教师的示范。我们提倡青年教师多听中老年教师的课,要听不同风格的课。同时,这也给中老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教出的每一堂课都是示范课。因此,我们的中老年教师也十分注意向青年教师学习,学习运用多媒体,以改变教学节奏;学习普通话,以适应发展的要求。

  上成功课:青年教师每个学期都要上汇报课,新教师每年都要上校级的汇报课或县级的公开课。对于县一级的公开课,这是涉及我校声誉的影响问题。青年教师必须上成一堂成功课。这种成功课,徒弟在师傅的指导下写出教案,经过试教,请师傅们点评,再试教,直到满意。通过这种成功课,促使新教师快速成长。

  学习课堂教学的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教学技术:随着我校推行创新教育以及学校的发展不断上档次,上台阶,我们学习课堂教学的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教学技术也是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现在我组的老师基本上掌握了多媒体的应用技术,电脑水平上了等级。在这方面,青年教师充分显示了他们的才华,很多教师上课的条理、激情和对多媒体的娴熟操作,获得听课和评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师徒结拜促成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也促使中老年教师更上一层楼。师徒结拜,大量的互相听课,为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铺平了一条大道。同时也给师傅们施加了很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不单是工作量的增加,重要的是每一节课都必须是示范课。这种压力使得师傅们获得新的发展。

  中老年能深入研究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尤其是老教师能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掌握本课知识与前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清了解、理解、掌握和运用四个层次的具体要求,制定各课时的明确的具体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课题的引入能注意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概念的分析准确、透彻;定理、公式的推证简洁、严密;例题的选取具有典型性,能有效的突出本课时的重点;求解的方法多样化,常有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学生的练习的数量和难易配备合理;小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新教师在这些方面稍显欠缺。

  新教师的优势在于他们掌握了较好的现代教育的基本素质,普通话,电脑,虽然缺少实践经验,但懂得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工作热情高,善于和学生打成一片。

  新老教师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真正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把课堂真正变成学生的学堂。

  朱朝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