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惩罚教育成为学生成长的“助推器”
-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罗杰斯,惩罚,教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25 14:07
【摘要】鼓励是一种教育,合理的处罚也是一种教育。近年来,作者有意识地借鉴了魏书生老师在其力作《如何当好班主任》中介绍的让犯错误学生写“说明书”的做法,在实践中应用并取得一定成效。作者的体会是:惩罚学生必须以爱护学生为前提,以唤起受教育者自知为目的,讲究合理性和艺术性,才能发挥惩罚教育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教育艺术 惩罚教育 说明书 心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646(2015)08-0076-04
惩罚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不良思想和行为给予否定性的评价,并采取有效措施使不良思想和行为得以及时纠正的辅助手段。没有处罚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没有处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脆弱、不负责任的教育。我们对学生的教育,首先必须坚持正面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也必须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适度的处罚。对学生的处罚,必须讲究合理性和艺术性。合理的惩罚教育绝不是体罚,更不是伤害,也不是心理上的虐待和歧视,而是一种高难度的教育技巧,是建立在对教育对象绝对尊重基础之上的一种教育手段。近年来,我反复拜读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的力作《如何当好班主任》,并有意识地借鉴了他的工作方法。下面侧重谈谈本人借鉴魏书生老师的做法让犯错误学生写“说明书”的尝试和体会:
一、学习理论,认识领悟
“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如果孩子成长的道路没有坎坷,一帆风顺,并不是好事。儿童教育专家玛莉琳?古特曼认为,那些小时候经常受到大人们表扬的孩子,在他们步入生活后很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失望。现在社会、家庭对孩子已经够宠爱了,到了学校老师如果还只是一味地表扬却不敢批评,只会害了他们。“惩罚式”教育会让学生知道生存的艰难,勇于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这对他们的成长很有益处。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教,老师们对犯错误学生的处理,简直是小心谨慎、如履薄冰,很多教师更是苦于找不到适度而对学生成长有益的处罚方法。魏书生在他的报告中说,他的学生犯了错误只受三种惩罚:唱一支歌;做一件好事;写一份“说明书”。唱歌,可以陶其情;做好事,可以促其行;写“说明书”,可以练其功。魏老师如此处罚犯错误的学生,可谓独辟蹊径。
我特别认同他让犯错误的学生写“说明书”的做法。他说这样做就是鼓励学生“使用心理描写的表达方法”,“深入到自己的内心深处”,“观察自我,分析自我”,通过剖析犯错误时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自我教育。这种方法,是在尊重学生人格的条件下进行的,学生写一份“说明书”目的在于自省,自我认识,这样的“惩罚”也给了学生辩解的机会,饱含着班主任对他们的信任和理解,学生怎么能够不接受呢?经过反复考虑,我决定尝试他这种教育学生的方式,让我的学生也通过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
二、探索研究,大胆实践
魏书生说过:“教育需要管理,管理需要方法。教师要理解学生,顺应学生,最后要有能力改变学生。”我颇有启示,决定让那些犯错误的学生用“心理分析说明书”的方式来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
刚开始,学生把“说明书”写成了检查书,内容雷同,大多是这样的套路:“今天,我因为……犯了一个错误……这是不对的……请老师原谅……我保证下决心改正,绝对不犯第二次……”云云。显然,学生并未真正深入进行心理分析,只是用区区几十字来敷衍我,因而教育收效甚微。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利用自己是语文教师的优势,专门用了一节课的时间来指导学生写好这份“说明书”。我要求犯错误的学生根据自己所犯错误内容写一篇话题作文。并提出了具体要求:
1.题目自定,文体要明确,要写成记叙文,不要写成保证书。
2.文章结构要完整,文笔要生动,要求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通过记叙、描写,让老师了解你犯错误的原因、经过和结果,特别是当时的心理活动;通过议论,使老师了解你对错误的认识,以及今后的想法,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根据错误程度写100-800字。例如以“迟到”为话题的“说明书”,迟到5分钟以内写100字,10分钟以内写200字,15分钟以内写400字,15分钟以上写800字。犯其它方面错误的,字数由班主任酌情做出规定。
此后,学生都知道怎样写“说明书”,而我在遇到学生犯错误时首选的处理办法就是让他们写“说明书”。我则根据“说明书”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有时也在写作方面予以指导。
三、作用多多,初见成效
一年多的实践证明,魏书生老师的这个办法挺有效,它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有助于班主任了解学生犯错误的起因、经过、结果。有了“说明书”,我不用想方设法、严词拷问,就能够对学生犯错误的起因、经过、结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说明书”成了我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大大降低了误解学生的几率。有一次,一名女生又迟到了,因为她以前曾经因为睡懒觉而迟到,我就以为她又犯老毛病了,心里很失望,只是看了看她,摇了摇头。等她把“说明书”交到我手里,我才发现是我误会她了。原来她迟到是因为她奶奶前几天摔倒了,瘫在床上生活无法自理,那天早上她为了帮助妈妈照顾奶奶耽误了上学的时间。从“说明书”中,我读到了她孝敬长辈的拳拳之心,看到了一双渴望扶助妈妈的柔弱的手,还了解到他们家面临的困境——经济困难,劳力不够。为此,她妈妈甚至想让她辍学,那天早上她妈妈已经要她留在家里看护奶奶,她是多次请求才能到学校上课的。我不禁感动了,多么难得的孩子,她承受了多大的压力!但我竟然……我尽我所能与她妈妈进行沟通,她妈妈终于答应想别的办法解决问题,让孩子继续上学。我又多次关注和帮助这名学生,使她慢慢地开朗起来,坚强起来。又有一次,一位女生上课时老打瞌睡,要是在以前,我很可能会当众责问她,训斥她。但现在,我只需心平气和地告诉她“明天交200字说明书”就够了。隔天,我从“说明书”中了解到,她打瞌睡的原因是她晚上学习到十二点,睡眠不足,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她自己其实也很沮丧,很难为情。于是,我及时与她沟通,告诉她学习要勤奋,也要讲究方法方式,劳逸结合等道理,并和她一起分析了她作业要写到十二点的原因。她接受了我的意见,改变了不好的作息习惯,使得上课精神饱满,学习成绩步步提高,不少科任教师也说她比以前可爱多了。
2.有助于促进学生认识错误,面对错误,改正错误。多数违纪的学生平时都怕写作文,但是因为我对“说明书”的字数和内容有具体的要求,而且对那些叙述不清楚、文笔不生动或认识不深刻、论述不透彻的,我在面批后还要求他们重写,原则上要求“说明书”一定要符合要求。这样一来,他们每次犯错误后写“说明书”,一般都不敢敷衍了事。正如魏老师说的那样,通过写“说明书”,学生深入自己的内心深处,认识自我,剖析自我,发现两个不同的自我。而那个错误的自我,就会越来越没有地位,直至消失。有时为了写得深刻透彻,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论据,会发现自以为没什么的错误却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这比老师的说教更有说服力,因而他们会更自觉地改正错误。班里有一名男生写了几次“说明书”,但总是无法履行自己不再迟到的诺言,让我和他妈妈干着急。后来他写了一篇“说明书”叫《守时》,他在文中写道:“我查了很多关于'守时'的文章,原来守时是一种美好的行为品质,也是自身人格素养的体现,守时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性格,良好的性格形成良好的命运。所以我不再迟到,不再玷污守时的美好,以免降低自己的人格。”那个学期,他真的就不再迟到了。可见写了“说明书”后,多数同学会记取教训,不再重蹈覆辙,收到比较理想的教育效果。
3.有助于培养学生“争分夺秒,永不放弃”的意识。因为我与学生约定按所犯错误的轻重决定“说明书”字数的多少,很多学生会把字数当回事了。比如一位学生就把题目定为“争分夺秒”,他说那天晚点起床,知道自己肯定迟到了,但担心超过15分钟要写800字,于是做什么事情都加快速度,一定要赶在15分钟以内到达班里,这样就可以少写400字了。
结果他迟到没超过10分钟,只需写200字,看了他的“说明书”你才知道他心里有多乐!他甚至为那天自己的“神速”感到惊讶和自豪!这样,学生即使迟到,也要争分夺秒,不放弃努力,尽量减少迟到时间。这对学生来说达到了减少“说明书”字数的目的,对班主任来说则收到促使学生重视考勤的目的,可谓皆大欢喜。通过一份“说明书”,学生有了尽自己所能,不到最后一刻,不轻言放弃的意识,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学习,更有助于他们成长。
4.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很多学生怕写作文,主要原因是缺乏素材,一提笔,大脑空空如也。写“说明书”这一做法,促使学生开始注意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写出来的作文,水平也较高。有的学生还将“说明书”的写法移植到考试时的作文中而得了高分,跟我开玩笑说感谢老师的“惩罚”。可见,学生在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写作水平。有一次,一个语文很差的学生因为迟到被罚写“说明书”,前两次交上来的“说明书”像流水账,于是,我耐心指导他如何描写周围环境,如何刻画人物心理活动。第三次交上来后,我发现他已经写得非常丰满生动了,如他对等车时焦急的心情的描写:“我冲出家门,跑到长平路,远远地看见一辆12路公交车(上车5毛钱)大摇大摆而去,我不禁跺了一下脚,心想:糟糕!今天迟到了!我不禁又想到了老师失望的眼神,啊,还有……还有要命的——'说明书'!我越想越急,要是38路公交车(上车1块钱)来了就坐38路吧,豁出去了!我一边想一边摸钱,可是我又愣住了——天啊,真是倒霉,我居然只带5毛钱出来!完了!完了!眼看着一辆38路车从眼前开过,想着那'迟到'即将带给我的……我心里祈祷着:12路赶紧来吧,少让我写400字吧!我焦急地伸着脖子,双眼极力搜寻着'12'……来了!来了!……”不难发现,这里面生动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其写作技巧得益于“心理分析说明书”!当然,他也表示以后不迟到了,用这种方式提高写作水平,滋味儿也不好受啊!
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教师通过人性化的“惩罚”,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加“亲其师,信其道”,使师生的关系会更加和睦融洽。学生从“惩罚”中获益,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四、讲究艺术,建立互信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挚、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对犯错误的学生来说,师生之间只有缩短心理距离,建立互信,学生才会理解教师对其实施合理惩罚的用意,进而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我对学生说,我让他们写“说明书”,“不是惩罚,而是让你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一点代价”。多数学生能够接受我的观点,并在犯了错误后心悦诚服地接受处罚。这样,学生在为犯错误付出代价的同时,收获的是对他们一生有益的道理:犯错误并不可怕,关键是吸取教训,并培养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意识和能力。
在实践中,我体会到,真正合理的惩罚应当讲究教育艺术,注意把握好几个方面:一是惩罚的方式是否具有可接受性。教师在选择惩罚的方式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等,使之具有可接受性。二是惩罚的要求是否轻重适度、公正合理。惩罚过轻达不到告诫和唤醒的目的,惩罚过重则会引起学生的反抗情绪。惩罚公正学生才会心悦诚服,惩罚不公正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师生之间走向对立,起不到教育的作用。三是惩罚的时机是否恰当。惩罚时机的把握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机智,这是教师的良心、熟练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和对学生身心特点的了解的综合运用。一句话,如果惩罚具有可接受性,内容又是公正合理的,再加上时机把握得好,那么惩罚就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总而言之,我们不应谈“惩”心惊,说“罚”色变,而应该善于运用惩罚手段。教育的真谛是爱,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最优化发展。惩罚学生必须以爱护学生为前提,以唤起受教育者自知为目的。既然合理的惩罚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辅助手段,那么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地提高教育艺术,让合理适度的惩罚教育成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魏书生:《如何当好班主任》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2005年版。
[2]孙云晓:《没有惩罚的教育不完整》、《中小学教育》.2003年第5期。
[3]余广华:《惩罚: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中国教育报》.2003年2月11日第3版。
[4]沈祖芸:《教育惩戒,在雷池边缘行走》、《中国教育报》.2002年12月28日第3版。
徐燕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