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生活化情境创设
-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数学,初中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24 13:30
【摘要】《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生产实践的现实生活中,以帮助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数学课堂 数学问题 生活化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646(2015)08-0009-02
当前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情境创设已经广泛用在教学中。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可改变枯燥、抽象的数学教学现象。好的生活化情境可使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变得更有意义,使得数学的学习过程更富有激情和挑战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抽象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生产实践的现实生活中,以帮助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联系生活学数学用数学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让数学与生活相结合,是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可以将单调乏味的数学题目,演变成具有丰富情境的生活数学题,在数学与生活中架起桥梁,使学生在解题时感到有趣,从而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的世界,从中发现数学,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与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达到数学教育的目的。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创设充满生活趣味的课堂教学情景,让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产生兴趣,让学生对数学课堂活动产生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学学习。因此数学知识生活化是现代数学教育的方向与目标。那么,如何创设条件使数学课堂生活化?如何将生活实际和数学知识紧密结合?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谈个人的一些建议与看法。
(一)创设设疑式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深刻说明了设疑与思考问题的紧密联系,只有“设疑”,学生才能产生“疑问”,有了疑问,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思维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以疑激情,使学生处于想解决问题,但靠自己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又无法解决的矛盾中,跃跃欲试。
(二)创设讨论,操作式情境,深化感悟。
在数学课堂中,感悟数学知识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作为数学老师要为学生感悟数学创设和谐的情境,触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能有所悟,自悟自得,并能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创设讨论、操作式情境,能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对探究性问题,需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在操作中尝试,在讨论中释疑。通过动口讨论,动脑思考,动眼观察,动手操作,让他们的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画图、测量、搜集信息、剪、折、移、转、制作模型等活动情境,不仅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丰富了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应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潜能。例如:在教学“镶嵌”时,巧妙设计这一问题:
1.四组:第一组剪出一些大小形状相同的三角形,第二组剪出一些大小形状相同的四边形,第三组剪出一些大小形状相同的正五边形,第四组剪出一些大小形状相同的正六边形。这一环节,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加深对多边形的了解。
2.拼图,理解镶嵌的含义,通过实践得出哪些图形能镶嵌,哪那不能镶嵌。(五边形不能)
3.计论:五边形为什么不能镶嵌
4.师生归纳。得出镶嵌的两个要素
(三)创设争论式情境,启迪学生的发散思维
数学课堂上,为满足学生的争强好胜心理,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有意识地创设“争论式”情境,给学生设置知识擂台,造成认知冲突,在一个个交锋的回合中,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教师在创设争论式问题情境时,可按照以下形式进行:
1.只给出问题的条件(或结论),让学生争论出不同的结果(或应具备的条件);
2.对已给出的条件(或结论)做出增删,让学生在交流争论中归纳出原先给定的结论(或条件)的变化;
3.对条件、结论完整的问题,先给出条件,让学生在交流、争论中猜想结论。
例如:在讲有序数对这一节时,通过“找朋友”的方法来体会有序数对的意义和作用。
老师说:“今天你们来帮老师找一个好朋友,他在第三列”,这时得出很多位同学,老师又给出“他在第三排”,这时同学们纷纷得出答案,但不一致,接着展开讨论“答案不同原因在哪里?”从而引出“约定”。通过“约定”后得出一致的答案。
(四)创设成功情境,品尝胜利的喜悦
成功感能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喜悦和满足,增添学数学的信心,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进而取得一次又一次成功。为让学生得到成功体验,创设成功情境时应注意做到:
1.根据学生基础的上、中、下不同层次,创设易、中、难不同层次的问题情境,使他们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
2.创设与本堂内容紧密相关的历届“中考题”(原题),使他们解对后体会到我也会做中考题。
3.学生获得成功时,要适当的肯定、赞许、鼓励,充分利用学生因获得成功而激发他们更大的求知欲望。
“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要充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实际,仔细分析题目题意,促使学生朝“数学模型”方面理解。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下学习与体会数学,从而让学生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让他们在心灵深处留下更多数学生活的烙印,一定要让学生终身享受学会生活中的数学思考的价值。
周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