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新时期我国村镇银行金融改革的措施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村镇银行,金融,政策
  • 发布时间:2014-09-13 15:26

  摘要:村镇银行是我国新型银行业服务农村金融的试点金融机构,本文分析了伴随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进入的全新阶段,村镇银行成立的背景及村镇银行建立对农村金融发展的意义,分析列举了村镇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和遭遇的各种障碍,并探求了新时期我国村镇银行金融改革完善的具体措施。

  关键字:村镇银行 金融抑制 政策建议

  引言

  我国新农村建设在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下,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在日趋上升。而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体系,大多数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农村金融市场提供的金融网点少,覆盖率低,导致金融供给严重不足。为解决农村金融发展供需矛盾,2006年底,我国开始推出村镇银行试点。运行过程中,村镇银行的发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自身的问题,遭遇发展中一些障碍,制约着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阻碍了农村金融的改革进一步推进。为此,充分了解村镇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对于促进我国村镇银行健康发展、推进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村镇银行成立的背景及其对农村金融发展的意义

  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目前已经进入到全新阶段,金融服务重点几乎都围绕“三农”展开,广大农民和农业经济体对金融业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农村金融市场形成高度垄断的供给不足,加剧金融服务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日益严重。因此,尽早设立真正为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民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以缓解农村金融供需的矛盾势在必行。2006年12月,中国银监会颁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在借鉴国外成型的乡村银行模式的基础上,在我国试点成立村镇银行。规定“以体现村镇银行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为原则,规定新设立的村镇银行是独立法人,营业网点必须设在县(市)及以下的乡(镇)和行政村,同时具有服务”三农“的宗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2007年开始全国各地村镇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至今共有1083家。首先,村镇银行的成立一定程度上改变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呈现“一社独大”的垄断格局,村镇银行作为农村金融的补充迅速发展,给整个农村金融市场带来新鲜空气,改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形势。其次,村镇银行合理有效的将本地资金充分的利用在本地的金融市场,提供民间资本正规化的投资渠道,使民间资本可以作为村镇银行的发起人名正言顺的进入金融市场。最后,村镇银行吸引了许多外资银行加盟到中国的农村金融市场,使外资金融因素进入中国农村金融市场,这样十分有助于提高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整体质量。

  二、村镇银行的发展中存在问题与遭遇的主要障碍

  (一)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利润的追求与服务宗旨之间矛盾

  村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一样是需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经济法人,因此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它的经营目标。但村镇银行的成立服务宗旨规定:村镇银行要服务“三农”和支持新农村建设。服务“三农”的宗旨就要求村镇银行真正成为“穷人的银行”,为弱质的农业经济提供信贷,本金都面临各种金融风险,利润的最大化根本无法实现。就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发展来看,村镇银行经营中的市场目标定位与政策性服务宗旨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两者之间无法实现利益的均衡,成为村镇银行自身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2、资金来源不足,筹集资金的困难,服务不完善

  村镇银行设立大多数都在我国广大的农村贫困地区,根据《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规定:“县(市)设立的村镇银行,注册资本不低于300万元人民币;乡(镇)设立村镇银行,册资本金最低100万元人民币。”这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村镇银行的资本金非常薄弱。同时,由于村镇银行设立时间短、群众认知度低、网点分布少、经营模式单一,产品内容与农村信用社相似度太高,自身的竞争力有明显不足,无法对客户进行完善的金融服务,导致村镇银行盈利能力受到限制。

  3、自身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低

  因为目前我国的村镇银行的贷款对象主要是:曾经因为资信不高或者贷款抵押品不足或经营情况不够稳定等原因,而被农村信用社或商业银行拒绝贷款的农户或农业经济实体,这样就使得村镇银行的客户信用风险非常高,还款的保障力低下。村镇银行发放的贷款一般是小额贷款多为无抵押贷款,贷款的利润低,可是客户管理的单位成本却很高,授信风险水平也高的话,那村镇银行运行的系统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也会相应增高,这极其不利于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4、专业人才缺乏,经营管理经验不足

  因为村镇银行的特殊经济环境原因和现在的农村金融机构工资水平待遇都比较低,因此,村镇银行很难招聘到高水平的甚至合格的金融专业人才,从而造成现今的村镇银行从业人员综合业务素质普遍较低,行业技能较为落后。因为从业人员金融理论知识和农村地区金融环境了解的缺乏,导致村镇银行在实际经营管理中的成本提高,也增加了操作风险,严重影响了村镇银行业务的深化发展。

  (二)村镇银行遭遇的主要障碍

  1、缺乏系统的政策扶持,相关金融法规不完善,监管力量薄弱

  从成立至今,村镇银行与农村信用社比较,在营业税减免和财政补贴支持上都缺乏优惠的扶持政策,这种差异显然不利于良好竞争环境的营造,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村镇银行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能力。还有些扶持政策设置的门槛太高,对村镇银行的支农奖惩机制尚未建立完善,从而在实际操作中,大大影响了村镇银行的积极性,限制村镇银行的持续发展。农村金融市场中相关针对村镇银行的法制法规尚未建立完善,缺少金融法律法规知识,农户诚信意识和风险意识淡薄,逃废债务现象时有发生。而且,自村镇银行成立,针对村镇银行的独立监管职能部门并没有设立,各地县级银监办因为人员少、监管任务重,在监管实施中难免出现信息偏差、传递遗漏,致使监管不力或监管不严阻碍村镇银行发展。

  2、农村思想观念滞后,对村镇银行认识偏差

  村镇银行所处的农村地区,因为长期受自然经济条件的制约,经济较为贫困,农民观念较陈旧、对市场经济的观念模糊、法律意识淡漠。而农村金融市场上现存的各项管理制度又不健全,农民对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认识不够,许多农民错误认定村镇银行发放的贷款,无需偿还或者不必及时偿还,这大大增加了村镇银行贷款的信用、道德风险,加之地方重视不够,宣传引导不足使村镇银行的公信力较低,以致难以有效拓展业务。

  三、新时期我国村镇银行改革完善的措施

  (一)明确村镇银行的发展方向,深入挖掘农村金融市场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必须明确村镇银行发展方向,进行合理定位深入挖掘农村金融市场。要坚持以服务“三农”,满足当地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为村镇银行的发展目标,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作为村镇银行合理的市场定位。村镇银行要有效地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通过对金融市场和客户的细分,弥补市场空位、避免与其他大中型银行争夺同质的客户实现差异化服务。充分发挥从业人员的本土化优势,关注客户的个性化因素,努力创新符合当地客户合理需求的金融产品,培养自身有潜质的优质客户群体,更好的为建设新农村提供金融支持。

  (二)拓展村镇银行的资金来源

  在既定的申请资本金条件下,村镇银行要努力拓宽村镇银行的资金来源渠道,可以考虑一定风险范围内,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持有者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进一步扩大资金规模。促进推行村镇银行通过市场机制向其他金融机构进行拆借的业务,通过支付较低的拆借利息获得拆借资金,使村镇银行缓解自身的资金不足。村镇银行可以融入参与和政府、企业、农民的合作项目中,利用项目合作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也可以适当的鼓励部分村镇银行通过发行债券、票据等融资方式,来拓宽村镇银行的融资渠道。当然,关键还是需要村镇银行通过自身的完善,密切结合农村金融市场特殊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特点,以优质的服务实现扩大存储客户基础,争取更广泛的资金来源。

  (三)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优化监管措施

  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村镇银行,要健康快速地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全力扶持。首先,尽快完善针对农业、农产品的农业保险险种,降低因为客户遭遇不可抗力自然灾害等造成的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同时也要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帮助村镇银行解决存款人的后顾之忧。其次,政府应当给予对村镇银行更大的利率自主权,实施制定村镇银行特质的存款准备金率或支农再贷款业务,降低村镇银行贷款成本,对村镇银行的发展给予充分的资金支持。同时,政府应当对村镇银行实行税收返还的扶持政策,对切实服务“三农”,涉农贷款比例较高的村镇银行进行实质性的税收优惠减免和补贴。最后,对于村镇银行的监管措施设计应充分针对村镇银行的运行特点设立严格的指标来确保村镇银行服务“三农”的的资金投向,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对申请者的资信进行公开的评议;适当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实行差异化的监管政策并建立村镇银行自我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的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机制。

  (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要实现村镇银行的持续稳定发展,建立一支高效的信贷人员队伍十分必要。首先,努力提高现有员工的整体专业素质。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金融知识和相关操作技能的培训学习,积极为员工提供参与发起行的相关培训或去其他优秀同业银行实习进修的机会,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培养储备人才。其次,根据业务拓展需求,以优厚的待遇加大吸引有丰富管理和信贷经验的外来专业人才;积极引进国内外专家,及时定期的为其产品设计和银行管理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为村镇银行的稳定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五)引导村镇银行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

  针对村镇银行经营当中抵御金融风险能力较低的问题。首先,村镇银行要强化内部控制,建立健全适合自身发展的严格信贷风险审批规章制度,实施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对在操作中还可引进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防控。其次,村镇银行运行中,要正确处理协调好业务拓展和风险防控之间的关系,增强风险意识,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和自我纠错能力。最后,通过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增强农民信用意识不断完善农村信用体系的建立建设,为农户建立诚信档案,对客户进行合理客观的信用风险评估,降低村镇银行的风险。

  (六)提高社会公信力,打造品牌形象

  营造良好的信用法律环境体系,通过多方位、立体式的公开宣传等方式,向农民普及有关村镇银行的信贷政策,帮助农民了解村镇银行的特点、功能、业务产品的优势,提高村镇银行的社会认知度、公信力。并且对村镇银行的营业网点和经营机构进行合理的设置布局,以扩大村镇银行在当地的金融服务半径。借助媒体力量对村镇银行的定位和宗旨进行积极地宣传,帮助打消农民对村镇银行的顾虑,发挥村镇银行自身的本土优势,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金融服务,提升行业服务层次,让农民真正感受村镇银行带来的的优秀服务和经济效益,进而打造村镇银行的品牌形象。

  结束语

  今天,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正在大踏步的进程中,村镇银行的发展空间巨大,潜力巨大。村镇银行的设立及发展经过时间检验对改善农村金融环境、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立、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都起到了重大积极作用。新兴事物的发展进程中必然会存在问题和障碍,为了村镇银行的可持续良性发展,除了村镇银行要从自身角度,通过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合理控制风险、努力创新金融产品、提高人才素质等方面来实现服务“三农”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之外,还要求国家或地方政府从各种政策给予大力的扶持,从而协助推进村镇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着眼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1.郑成祖,基层农村信用社如何情系“三农”[J].现代经济信息,2010(23)

  2.龙露,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当代经济,2010,(16)

  3.李德,我国村镇银行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探析,[J].华北金融,2010(8)

  4.高立红.马青武,我国村镇银行的运营发展对策研究,[J].商业时代,2012(1)

  5.陈一洪,村镇银行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J].新财经(理论版),2011(3)

  6.王修华,贺小金,何婧.村镇银行发展的制度约束及优化设计[J].农业经济问题,2010(8)

  7.赵冬青,王树贤.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2010(7)

  8.李波,我国村镇银行商业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8)

  安妮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