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的教学实践及体会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教学实践
  • 发布时间:2014-09-13 15:29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教学意义与价值重大。笔者认为,要做好学前乐理课教育,应明确教学目的,注重创造充满音乐元素的、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氛围,一切以培养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培养班级人文环境,提升实践教学的趣味性、创新性,这样才能切实保障教学质量,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教学实践

  教育是百年大计,关乎国家心衰、民族存亡,学前教育是系统性学校教育的起点,国家教育部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以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劳”为目标,实施素质教育[1]。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师、家长意识到音乐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音乐教育有助于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挖掘幼儿音乐才能,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全面促进幼儿认知、智力、情感发展。专业乐理课是音乐教育重要基础课程,是培养幼儿音乐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的关键。但应注意的是,幼儿思想不成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而专业乐理课许多时候又枯燥无味,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教学质量堪忧。笔者就自身实际工作经验,阐述一点自己的浅见。

  1 重视情感体验

  幼儿自制力差,学习态度依赖于自身兴趣,对于自己喜爱的事物,学习掌握速度快,对于自己厌倦的事物,即使老师花费再多的时间授课,也是徒劳无功。教育在讲授乐理时,应抛却纯粹书本纸面知识教学,注重情感教学。

  1.1 创造充满音乐元素的、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氛围

  我们常说环境造就人的性格,对于幼儿来说,学习环境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学习机制。创造充满音乐元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氛围有助于规避其它因素干扰,激发团体兴趣。有条件者,可设计布置专业的教学环境,如增加具有趣味性的音乐道具如锣鼓、风铃等,有时对于幼儿来说一个可以发声的音乐盒都比教师吸引力要大。当然,增加音乐元素并非胡乱添加,应杜绝安全隐患,摆放有序,多少、大小适中,避免重复,具有一定实践操作性、重复使用性、公用性,音乐道具最好具备一定的教学功能。

  1.2 一切以培养学习兴趣为出发点

  对于幼儿来说,乐理教学的主要目的从来不是让幼儿掌握多少专业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具有高度概括性,若没有实践、没有真实体验,即使掌握了也是空中阁楼。幼儿学习能力极强,心无旁骛,培养其对音乐的感知力正当其时,而培养幼儿学习兴趣是便是提升幼儿主动学习、主动表达、主动感知的基础。兴趣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许多年轻教师甚至无从着手。笔者认为兴趣的培养因是人与物的充分结合,仅有音乐环境与元素并不足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没有互动、交流,即使再新鲜的事物也会褪色。幼儿许多活动都是一时兴趣,注意力转移非常快,老师需要做的便是在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后,针对性的充实教学内容、形式,将兴趣维持下去。例如,在学习“音的时值”时,老师拿出一件具有可调节的变速音乐盒,进行示范操作,播放出一段旋律,而后以接力的形式模仿上一段旋律,或直接要求学生对旋律中的时节进行描述、改编,奖励其中优胜者。应注意的是,在进行一切奖励活动中,避免过多无明确界限的奖励,避免重复奖励个人,以免让学生认为老师偏心。

  1.3 注重班级人文环境的培养

  幼儿心思单纯,但也因此情绪多变,不容易掌握,集中式教学过程中,幼儿可能因为一点点的摩擦便产生纠纷,如争抢一个玩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许多游戏难免会有先后、优劣之分,排名靠后、评价一般幼儿难免会产生心理不平衡,影响专业乐理教学的进程,打破原有的轻松愉快的氛围。而音乐是一门注重情感、交流的艺术,吵闹、突然中断都可能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将人文环境的塑造与教学隔离开来,长期坚持、引导,多应用小技巧,创造和谐、友爱的人文环境,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2 注重实践体验

  2.1 趣味性、创新性是关键

  乐理教学从来不是填鸭式教学,而是听觉、视觉、触觉、心理感受互动式教学。受限于乐理基础、潜力,不同学生乐理水平与学习能力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在开展互动式教学时,应保障内容的趣味性。趣味性不分先后,是一种大众性质的感受,趣味训练有助于迅速激发基础不足学生学习兴趣,以助其迎头赶上。增加趣味性的主要方法为团队性的活动、有竞争的活动、不可预知性的活动,适当的奖惩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情趣,奖惩本身也可以带有趣味性,将幼儿的目标转移至奖惩本身,而非被奖惩的人上。幼儿普遍存在“喜新厌旧”特点,幼儿对于乐理喜新厌旧特征主要表现在对音乐元素喜新厌旧、对教学内容喜新厌旧、对教学方法喜新厌旧。教师在布置教学环境特别是音乐元素时,应注重空间改造与资源流动,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灵活多变,注重即兴、随堂教学,在选择教学方法时避免重复长时间使用同一种方法,注重轮转、创造。

  2.3 注重实践欣赏,明确教学目的

  学前乐理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智力、认知力,欣赏训练尤为重要。对于幼儿来说,动手性的音乐活动过多,易造成混乱,教学过程不易控制,教学质量难免参差不齐。实践欣赏有助于让幼儿体会到音乐的本质内涵,激发其学习兴趣,引导幼儿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教学效果远比因一时兴趣摆弄设备更有保障[2]。

  3 小结

  学前专业乐理教学是一项艰巨、困难,但非常有意义的教育活动,教师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应拘泥于理论,应注重班级整体人文氛围的培养,创造有利于乐理学习的轻松、愉悦的氛围,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制定合乎实际的教学内容,掌握教学技巧并将之应用于实践,这样才能扎实提高乐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媛.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教学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09(4):83-84.

  [2]赵雷.适应时代要求改革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程与教学[J].学前教育研究,2011(2):56-57.

  高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