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汤显祖戏剧创作的可贵之处--以《牡丹亭》为例

  【摘要】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历经四百多年时间的淘洗,仍旧在中国文学史及戏曲界熠熠生辉。汤显祖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牡丹亭》的?他的可贵之处体现在那些方面?本文拟就此略加归纳演绎。

  关键词:汤显祖;戏剧创作;牡丹亭

  一、以笔为矛,借戏曲鞭挞社会黑暗面

  汤显祖生活在朝廷腐败、社会动荡的明代中晚期,当时程朱理学处于正统地位,“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存天理,灭人欲”,进一步加深了对人性的禁锢。

  汤显祖生活在明代各种社会思想纷争之际,他博采众长,择善而从。他的文学思想观是以泰州学派的的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的,同时也吸纳了佛、道思想。对他影响最深的主要有三人:

  “如明德师者,时在吾心眼中矣。是以可上人之雄,听以李百泉之杰,寻其吐属,如获美剑”(汤显祖《答管东溟》)。

  其中,“明德师”指罗汝芳,他主张“赤子良心不学不虑”、“不须把持,不须接续,当下浑浑顺适”,主张顺应本心就会符合天理之善。“李百泉”即李卓吾,也即李贽,他的“童心说”及“吃饭穿衣,即是人伦物理,人生来”好货好色“等主张,是泰州学派理论的具体发展。”可上人“指著名禅僧达观,”紫柏老人气盖一世,能以机锋笼罩豪杰“(《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七)。这三位师友对汤显祖的为人处世及文艺创作观都有很大影响。汤显祖不满

  汤显祖虽然仕途不顺,最终归隐玉茗堂,但是他始终心系国家,”天下忘吾属易,吾属忘天下难“(《答牛春宇中丞》。因为他从小热爱戏曲,归隐后又常与伶人交游,进一步深刻认识到戏曲广泛的社会功用,汤显祖在《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中如是说:

  “夫天生地生鬼生神,极人物之万途,攒古今之千变。一勾栏之上,几色目之中,无不迂徐焕眩,顿挫徘徊。恍然如见千秋之人,发梦中之事……无情者可使有情,无声者可使有声。寂可使喧,喧可使寂,饥可使饱,醉可使醒,行可以留,卧可以兴。鄙者欲艳,顽者欲灵。可以合君臣之节,可以浃父子之恩,可以增长幼之睦,可以动夫妇之欢,可以发宾友之仪,可以释怨毒之结,可以已愁愦之疾,可以浑庸鄙之好”。

  加之当时宜黄腔的极受观众喜爱,演员达千余人之多,汤显祖遂以笔为矛,开始戏曲创作,用戏曲这一通俗且受众广泛的艺术样式作为载体来表达他的理想呼吁社会重视。

  二、借戏曲人物形象表达“情”能胜“理”的理想

  正是看到了理学对人性的束缚之严,又受重天性重情思想的影响,作者以笔为矛,借戏曲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反映当时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以及“情之至”终能胜“理”的理想。“情”表现在杜柳对自由爱情的追求上;“理”主要表现在伦理纲常对人性的束缚上。这在《牡丹亭》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对杜丽娘生活中唯一可以接触到的两名男子--威严固执的父亲杜宝和迂腐呆板的闺墅先生陈最良的形象塑造上。

  父亲杜宝对女儿要求甚严,杜丽娘白天打个盹都被视为不合规矩的,如在第三出《训女》中:

  〔外〕叫春香。俺问你小姐终日绣房,有何生活?〔贴〕绣房中则是绣。〔外〕绣的许多?〔贴〕绣了打眠。〔外〕甚么绵?〔贴〕睡眠。〔外〕好哩,好哩。夫人,你才说“长向花阴课女工”,却纵容女孩儿闲眠,是何家教?叫女孩儿。〔旦上〕爹爹有何分付?〔外〕适问春香,你白日眠睡,是何道理?假如刺绣余闲,有架上图书,可以寓目。他日到人家,知书知礼,父母光辉。这都是你娘亲失教也。

  可见父亲杜宝虽疼爱独女杜丽娘,将他视若珍宝,但是却管束甚甚严,打盹都不被允许,更不能迈进自家姹紫嫣红、亭台俨然的后花园,杜丽娘这样一位官宦人家备受宠爱的富家女尚且过得如同牢笼般的日子,其他女性的生活更是如此,这就是当时女性社会地位的一个折射。

  此外,在第五十五出《圆驾》中,杜宝坚决不肯与还魂后的女儿相认,作者借刘梦梅之口,道出了杜宝狠心不认还魂后的女儿的真相:

  (生作泣)好狠心的父亲!(跪奏介),他做五雷般严父的规模,则待要一下里把名声煞抹。

  杜宝之所以铁石心肠地不愿与女儿相认,是为了维护虚无苍白女儿的名节、自己的尊严脸面,为了坚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门第观念,可见他受封建礼教荼毒之深,诗歌典型的封建卫道者。

  第七出《闺塾》中杜丽娘想要为师母“绣对鞋儿上寿,请个样儿”,陈最良的回答竟是“依《孟子》上样儿,做个‘不知足而为履’罢了”。短短数字便将先生陈最良的迂腐呆板体现得淋漓尽致。

  (2)塑造为情死而复生的杜丽娘和帮助杜丽娘的花神

  汤显祖高举“情”的旗帜,反对封建“理”学对人性的束缚和压制。在《牡丹亭》中塑造了杜丽娘为情而死,为情复生的形象。展现人类最纯真的情感,与迂腐的杜氏夫妇陈最良等封建礼教的奴隶和捍卫者形成鲜明对比。

  在《牡丹亭题词》中,汤显祖做出如是总结: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于手画形容,传于后世而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可谓之有情人尔。

  作者开篇先将杜丽娘定位为一个”情“的化身。接着对其经历做了概述。然后推而广之,做出如下评价: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事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之情之所必有耶!

  《牡丹亭题词》相当于该剧的序文,作者在此点明了杜丽娘作为至情之人的化身最终战胜生死,战胜封建礼教和理学的禁锢,实现了人生理想的主旨。并借此表明作者”情之至“最终能战胜”理“的理想。

  另外,文中也多次借杜丽娘之口表达了对”情“的坚持与对”理“的控诉,如:

  “白日消磨断肠句,世间只有情难诉”(第一出《标目》)。为什么“请难诉”?是因为封建理学的束缚而“不敢诉”。《闺塾》一出即是杜丽娘对封建礼教严苛家教不满的体现,也是她青春觉醒的开端。陈最良“敷演”的《诗经》本是“《昔氏贤文》把人紧杀”的隐形锁链,却成了杜丽娘青春觉醒的导火索。“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后花园的姹紫嫣红的春光进一步加强了她对个性解放和美好爱情的追求。“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第十出《惊梦》)但这些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她便自怜--“可惜妾身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 (第十出《惊梦》),现实中不能实现对爱情的自有追求,只有在梦中接受刘梦梅的爱情。“寻梦”更是对现实的反抗,“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第十二出《寻梦》),这是杜丽娘对她深深渴望而又不可及的爱情、人性自由的呐喊。最后,因理想在令人窒息的环境中无法实现而死去。在杜丽娘死而复生后对爱情的追求更为坚定勇敢。在按传统的方式争取不到父亲对他们婚姻的认可后,杜丽娘在金殿上义正言辞地为爱情辩护,最终皇帝钦点“敕赐团圆”。以此证明“情”能胜“理”的理想。

  另外,戏文中“花神”形象也值得一提:“吾乃掌管南安府后花园花神是也,因杜知府小姐丽娘,与刘梦梅秀才,后日有姻缘之分。杜小姐游春感伤,致使刘秀才如梦。咱花神专掌惜玉怜香,竟来保护他,要他云雨十分欢兴也”(第十出《惊梦》)。可见,在杜丽娘情与理斗争路上,花神是铺路者,屡次帮助杜柳实现他们对自由爱情的追求。而在传统观念中,“神”是比人高一级“神圣而不可知之”的,作者借花神这一形象,不仅为全剧增加了浪漫主义色彩,也为杜丽娘争取爱情自由这一“不合时宜”的事增加了筹码。

  三、重意趣神色 不以曲害意

  汤显祖在《答吕江山》中说“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四者到时,或有丽词俊音可用,尔时能一一顾九宫四声否?如必按字摸声,即有窒滞迸拽之苦,恐不能成句矣”。

  这段话表明了汤显祖戏曲创作中对于如何处理格律(九宫四声)与思想内容(意趣神色)的态度。当格律与内涵发生冲突时,汤显祖显然主张以思想内容为主,格律为次。简言之,不以曲害意。

  但与此同时,以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则坚守格律,认为汤显祖的《牡丹亭》“识者以此为案头之书,非当场之谱。欲付当场敷演,即不欲稍加窜改而不可得也”。(冯梦龙《三会亲风流梦》小引),而且吴江派沈璟冯梦龙等人都曾对汤显祖《牡丹亭》做过改编,不仅改编了汤本中不合格律处,而且对剧情也大有更改。为此,汤显祖表示“弟在此自谓知曲意者,笔懒韵落时时有之,正不妨拗折天下人之嗓子”(《答孙俟居》)。

  其实汤显祖并非不重视音律,更非不懂音律,而是当音律成为表现思想内容的桎梏时,主张设法大胆突破传统格律的限制,以保证作品思想内容的尽善尽美和才情的抒发。上文所引“不妨拗折天下人嗓子”之语是驳斥沈璟极端格律主义时较为偏激的话。

  吴江派沈璟的改本《同梦记》(又名《串本牡丹亭》)、冯梦龙改本为《风流梦》,虽然格律上严守规矩,但内容情节的做了删改,文笔措辞也有较大改动,在艺术感染力上也削弱很多,因而在戏曲史及文学史的地位都不及原作。

  正是因为汤显祖处处不拘泥于格律的限制,不以声害辞,不以辞害意,神明变化于规矩绳墨之中,而不被声律所束缚,才有了四梦这样流传千古的佳作。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汤显祖不处处为格律所限制,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塑造了因情而死因情复生的杜丽娘、为杜丽娘反抗铺路的花神、恪守封建礼教的杜宝陈最良等封建统治的卫道者形象,才造就了《牡丹亭》的成功,表达了 “以情抗理”的思想,这在明代已是难能可贵,也为后来反对封建束缚反对理学的文学创作树立了不朽的丰碑。

  【参考文献】:

  [1]李萍 校点. 王思任批评本<牡丹亭>[M].南京: 凤凰出版社,2011.

  [2] 王国维,郑振铎. 跟大师读懂古典戏剧[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3] 王运熙,顾易生 主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明代卷[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4]郭梅.试论《红楼梦》对《西厢记》《牡丹亭》女性意识的继承和发展[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

  [5]陈彩华.《牡丹亭》与《红楼梦》爱情观之比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1).

  何玉琼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