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的中低衔接

  学生历经小学一二年级教育之后,对于学校生活也比较熟悉了,在他们内心深处感觉自己可以独立了,构成了一种反“束缚”的心理。然而当他们步入三年级之后,通常会感觉语文难度加大了,而开始教他们的新老师也会经常诉苦:这些孩子的基础太差了,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不好,在理论上来讲,此种现象的出现也属正常,由于在教学内容上来讲,三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求比一二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求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由此可见,对三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来讲,我们要把握好一二年纪的语文阅读教学的标准,与此同时还要密切符合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要求,做好铺垫,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三年级的语文学习。

  以下文章中作者结合苏教版二下《会走路的小树》这篇文章作为教学例子,分析了怎样才可以使语文教学的中低街接做好。

  一、有效引入示范教学,对学生实施正确的指导

  言教远远比不上身教。首先以让学生朗读作为例子进行分析,第一学段的朗读“准确性”,在第二阶段的要求,笔者认为,不要局限在“无错音”上,更要注重以下几点:避免顿读,减少阅读时拖长音;有效把握句子之间逗号的停顿,针对句子很长的情况下,对于准确把握停顿更为重要。在引导学生准确阅读的时候,一般对于轻声字发音掌握不好,例如“的、地、呢、吗、了、着”等等容易拖得太长,比方“小鸟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你也是一棵会走路的树吗“,对于类似的句子,老师一定要多多示范,侧重对学生读法的纠正,培养学生的语感。

  写字对于中年级的教学来说也是主要的一个的方面。因为孩子自身在不断的成长着,中年级是孩子练好字的主要阶段,也是练字时间比较充足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孩子们开始使用钢笔。中年级老师一定要发挥好其指导的作用,要像对待一年级学生那样仔细、耐心,指导孩子对钢笔的特性进行理解,从最基本的笔画开始教学示范。

  二、注重对文章的用心默读,培养其默读能力

  对于”默读课文“的要求,在书本中的第十三课《学棋》中首次提出,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老师要一定要把握好默读训练,要确保去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第一点,要引导学生默默阅读,不指读的习惯,由”口头诵读“过渡到”用心读“;其实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将读与思有效的联系在一起。在《会走路的树》这节课上,可让学生读正确之后,让学生实施默读,标注出文中与”走路“一词有关联的句子,让学生思考下”会走路的树“这句话的主旨,把那些读不明白的句子都画出来。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要让学生具体明白在读的同时应该想什么,慢慢培养其默读能力。对于语文学习比较注重积累,能力不是一日就可以形成的,需要不断的积累。在中年级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把握好孩童记忆的黄金时期,学生默读能力的形成,对于多读多背多写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入学习。

  三、注重对词语的理解,把握好句间之间的关联性

  在一二年级的教学中主旨的内容就是对词语的理解,但是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偏重于对词语的解释,对于词语中的内涵、情感没有让学生体会到。在《会走路的树》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有这样一句话”这棵树天天来陪小鸟“,此句话的主要是突出”天天“这个词,对于这一点学生都可以领悟到,但是对”天天“这个词的解释,学生大都理解为”每一天“,因此,老师一定要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的思维向外延伸:“天天”,从春天到秋天,这个过程中天气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大风、暴雨、雷电、烈日炎炎……)“天天”,从春天到秋天,“这棵树”的身体会有许多的感受?(疲惫、痛苦……),老师在总结的时候可以向学生发问:不论刮风下雨,不论疲惫与痛苦,从春天到秋天,这棵树“天天”来陪小鸟,你们在“天天”这个词上感受到什么呢?这样学生才会换个角度去理解,树与鸟之间的情感,第二阶段的阅读教学就应该这样引导学生对词语进行深入的理解,使学生学会对词语感悟的方法。

  一篇好的文章应该由许许多多的句子构成,这些句子这件具有很强的逻辑顺序性,要不然文章就会混乱。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句子之间的联系能够清楚的认知,这样有益于学生有条有理有序的表达。第二阶段的阅读教学中部分课文内容中对高年级课文的特点有所渗透,比方说有这样一篇名为《台湾的蝴蝶谷》的文章,第二段落中的第三句话“人们就把这些山谷叫做蝴蝶谷”是对前两句“台湾的山多,山谷也多。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的总结,第三节的第一句“蝴蝶谷里的景色非常迷人。”是整个段落的中心;在《欢乐的泼水节》这节课中,文章最后的一句话“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与“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这句话构成了首尾呼应的效果……对于文章中有这样效果的句子,老师可一点点的慢慢渗透给学生。比方说《会走路的树》这个文章中,文中第五段落中有这样几句话“第二年春天,小鸟又飞回来了。一头美丽的小鹿走了过来,金色的角在阳光下显得特别好看”,上面带波浪线的句子和文章最初的“春天的早晨,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形成首尾呼应的效果。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改如何引导学生对这种关系进行把握呢?第一方面,老师要对第五段落进行阅读,然后提出设问,如“小鸟的眼中去年的春天有什么不同”更好的增进学生把这两句联系在一起,之后再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去年春天小鸟看到和第二年春天小鸟看到的是有很大的不同呢,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小鸟与树之间密切关系。如此鼓励学生对前后句子之间的联系进行更好的理解,促进其对文章的深入领会。

  总体来说,把握好语文教学的中低衔接,才会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更好的理解,老师一定要把握好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实施正确的引导,促进学生对词语的感悟,使其把握好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提升其对中年级语文知识的理解,使得孩子在这关键时期更好的适应,健康的成长。

  苗秀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