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政治基础知识复习的几点粗浅认识

  •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
  • 关键字:思想政治,基础知识
  • 发布时间:2015-07-01 12:40

  【摘要】高考对政治学科的考查,都有对考生基础知识考察的要求。这就需要对教材内容弄通、吃透,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深化拓展不足,呈现方式单一,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提升,要提高政治课基础知识复习的效果,需要把握好几个环节。

  【关键词】思想政治 基础知识 复习认识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646(2015)06-0002-02

  基础知识是政治学科大厦的根底。高中政治课的基础知识主要是指其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复习中只有牢牢把握住政治课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才能进一步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形成知识体系,稳步提升成绩。高考对政治学科的考查,都有对考生基础知识考察的要求。这就需要对教材内容弄通、吃透,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高中政治基础知识复习的宗旨一方面是促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回忆、归纳,使之系列化,在头脑中形成网络,而另一方面,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而对于基础知识的复习大多数老师采用把所有的知识点再讲一遍,知识梳理表现为教师的“自说自话”,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学生的简单记忆。深化拓展不足,呈现方式单一,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提升。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痛苦”,效率低下,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基础知识复习的效率,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提炼主干知识,提取基础要点:重视双基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特点,新课程改革仍把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摆在突出位置。高考政治学科命题依据教材基本概念、基本结论、基本原理,突出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处处渗透着对各种基本能力的考核。高中政治教学内容丰富,基础知识点庞杂繁多。要牢固掌握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就必须进行回忆、梳理、归纳,使知识序列系统化,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以便在运用时易于提取。要形成这一知识网络,只有通过提炼主干知识,提取基础要点,才能居高临下地对知识形成宏观的清晰把握,为准确地提取和筛选知识点提供帮助。

  2.运用比较分析,找准易错易混:复习中,比较方法是常用的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在比较分析中才能准确、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复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要善于使用分析、比较的学习方法。为了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使他们能准确地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复习时一边归纳还必须一边进行比较。主要有:把相近的、相反的知识归纳到一起加以联系比较,并进而形成易混易错知识群。这样既能举一反三提高复习效率,又能增强辨别选择题错项异项的能力。把同一知识点的不同问法进行比较。把易错易混基本知识点集中起来进行比较。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运用过程中,自觉地排除干扰,做到表述准确。这就需要教师必须熟悉教材,首先要使中学阶段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在自己头脑中形成网络,对相近、相反、易错、易混点进行教材的整合,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比如:文化遗产与世界遗产,民族节日与传统习俗,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对照比较,使学生直接在感知过程中进行辨别分析,如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大众文化与先进文化,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等汇集到一起进行比较理解,都需要在复习中引导学生弄清它们的关系,深刻理解,学以致用。

  3.结合时政热点,凸显政治时效:高中思想政治课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有意识地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并把社会热点、生活实际与教材知识联系起来,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社会生活实际问题。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对学生最高层次的能力要求,也是学生感到最困难的最棘手的问题。因此基础知识的复习要紧扣时政热点进行复习。这就需要老师选取材料鲜活,时效性强的材料,将重点理论与典型的时政素材配对,把主干知识与本年度大政方针对接起来,关注“主流”媒体的报道,提高对重要报告的研读,关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把握教材与热点之间的联系,把时政热点问题回归到教材的知识网络中去,用教材知识分析说明,做到抽象理论具体化。因此,基础知识的复习要以热点问题为载体,明确知识点,强调运用知识分析问题,最好借此用本年度高考热门时政材料按角度辐射教材知识,形成材料块。

  4.精选精讲巧练,会说会用会写:学习学习,边学边习。基础知识复习的宗旨一方面是促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回忆、归纳使之系列化,在头脑中形成网络。而另一方面,而且是更重要的,即通过对这些基础知识的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练习去巩固和落实所学基本概念、基本观点是复习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练习不在多,在精、在透、在归纳、在消化。政治教师应当自觉地避免题海战术,认真筛选习题,在“巧”字上下功夫,做到多中求少,少中求优,避免面面俱到,机械重复,盲目拔高,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使自己逐步地具备选取材料的能力,关注学生解读材料能力的培养,使之能举一反三,帮助学生熟练的掌握基础知识,会说会用会写,掌握基本解读技能。

  5.归纳总结错误,提炼领悟反思: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对学好政治至关重要,对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起着关键性作用,但基础知识的复习是枯燥乏味的,理解性强,容易混淆。因此,对于重点概念、重点原理、重点题型中经常犯的典型错误,要加以总结归纳。基础知识复习要理清犯错原因、错误表现、纠正办法。而错题重做,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效果也非常明显。比如: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我们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不能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基础知识是根本,最基础的知识最具有生命力,最基础的知识最具有迁移力。复习过程中,应该注意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结论、基础知识要有全面的把握,要把基本概念、基本结论、基础知识讲清、讲透。努力引导、帮助学生过好基础知识这一关。

  只要政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多思多想,结合学生实际大胆、艺术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一定能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地喜欢上政治课,接受政治课,进而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平常都有这种感觉:同样的内容,通过不同人的表达就会有不同的效果。善言者能够激发思维、启迪智慧、引人入胜;而口才笨拙者只能平铺直叙、无滋无味,使人听了索然无味、昏昏欲睡。故在教学中如能变换用语,用通俗、口头语言代替书面语言,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如在说明“新生事物必然会战胜旧事物,这个总趋势是任何力量也改变不了的”原理时,我引用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及“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来提示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又如在讲述“我国为什么不能搞三权分立和多党轮流执政”问题时,可运用这样的比喻:大象的长鼻子有其独特的作用,即用来洗澡、喝水、进食、御敌、搬东西等,若把大象的鼻子移到狮子或者老虎头上,就会成为累赘。三权分立和多党轮流执政是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如果不顾国情,硬把它搬到中国来,就犹如在狮子和老虎的头上安上了大象的鼻子,有害而无益。通过这些恰当、贴切、生动的古诗、比喻、名言等,不仅成功地变抽象为形象,不失说理的功能,而且也增强了思想感情表达的效果,活跃课堂气氛,学生的兴趣也被调动起来,就会期盼老师继续往下讲,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同时,教师应充分借助现代发达的信息技术,利用网络或多媒体教学,将政治教材中的无形变为有形,无声变为有声,使一些抽象、难懂、枯燥的理论变得具体、形象、生动,从而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它给传统的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增强了政治课教学的趣味性、实效性,同时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挖掘、创新,丰富教学艺术手段,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我们的教学在轻松、和谐、愉悦的气氛中进行,政治课也就会重新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李洪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