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

  •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
  • 关键字:辅导,作文,素质教育
  • 发布时间:2015-07-02 08:37

  【摘要】作文教学中,总会遇到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思想肤浅、脱离生活、缺乏观察和感悟等一些问题,教师可以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引导学生感悟生活,指导学生自由表达思想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

  【关键词】小学;作文;水平;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646(2015)06-0097-02

  在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今天,提高小学生作文教学水平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总会遇到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思想肤浅、脱离生活、缺乏观察和感悟等一些问题,他们的作文水平参差不齐,都有待于语文教师的深入研究和探讨。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激发兴趣、引导感悟生活、拓展思维自由表达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

  一、“激趣”是关键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兴趣”是人认识和参与某种活动时体验得到情绪上的愉悦,是推动人积极参与的动力。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也常常是凭兴趣去学习的。对于不感兴趣的学科,他们很难积极主动、心情愉悦地去学,反而觉得这是一种负担,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因此,作文兴趣是关键。

  而作文的兴趣应从哪方面着手培养呢?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他们把“老师要求写”转变为“我要写”的主动要求。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之所以不爱写作文,缺“米”是主要的原因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多接触课外读物,多积累些作文素材,使学生有“米”可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多读、多看才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语言,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例如,在平时的阅读积累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认为比较好的词、句、段摘录下来,并加上自己的见解,汇成读书笔记集,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5-10分钟的早读时间,请同学们来背诵一篇或一段范文,或复述一篇文章,让全班同学一同品味,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与兴趣。但要注意的是,这些做法都需要教师与学生的长期坚持,将这种兴趣培养成为一种习惯。

  二、“感悟”是基础

  1.观察积累。自然界和社会现象是千变万化的,学生们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生活,向生活要素材。例如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观察一个人的言行,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到野外欣赏美丽的风景等等。抓住这些有利时机,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发现,从而把学生锻炼成为一个善于发现、善于捕捉的小观察家,并及时记录下来,这样,写作的素材就能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2.活动积累。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表现自己,因此,教师可以开展些有关本次习作内容的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教师适当的现场指导,并对学生观察时容易忽视的关键“镜头”加以点拨提示,让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活动场面进行描绘,活动结束后,再回到教室写作文。

  例如,笔者在辅导学生写一篇“记一次游戏活动”时,同学们都能说出很多游戏:老鹰捉小鸡,“占领阵地”,“拉网捕鱼”等等。但让学生动笔写时却个个挠头抓耳,表情凝重的样子,无从下笔。于是,笔者就先组织学生到操场上玩游戏,学生立刻活跃起来,十分地高兴。同学们选择了两个比较喜欢玩的游戏:“老鹰捉小鸡”、“占领阵地”。在游戏的过程中,老师适时地进行师生对话或生生对话。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愉快的笑容,并且会急于问老师:“老师,现在可以写了么?”这样,学生由于兴趣被调动起来,他们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从而由“被动作文”转变成“主动作文”,学生作文的主体作用就得到了充分发挥,所以多数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精彩的习作,而且内容具体,重点突出。其中一个学生写的一段非常精彩:只见“鸡妈妈”十分机警地护着小鸡,使老鹰我找不到下手的机会。我就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突然猛地一转身,向着小鸡扑了过去。“鸡妈妈”见状,大吃一惊,连忙张开双翅挡住了我的去路,而小鸡们也一个紧紧地拉着一个,左躲右闪,不让我抓住。几次攻击下来,我累得满头大汗,依旧没有得手。于是,我暗自改变了“策略”。这次,先假装从正面进攻,等到“鸡妈妈”又高高张开“双翅”想要挡住我的袭击时,我趁其不备,“唰--”地从她的两只“翅膀”下钻了过去。“小鸡”们一看“老鹰”扑过来了,吓得四处逃窜。一只“小鸡”跑慢了一点,哈哈,就成了“老鹰”我的囊中之物啦!……在游戏的触动下,学生写起来自然顺畅了。

  三、“自由”是重点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概括的反映。学生作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观察和思维能力,使他们积极思考,用心探索。而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过分注重了作文的形式,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思维,从而变成作文格式化的现象。孩子在小学阶段是智力发展最前沿,好奇心最强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学龄教育应该倡导“我手写我口”。作家戴厚英认为:作文如说话,心里怎么想笔下就怎么写。如果在儿童观念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就不断地用“文以载道,主题鲜明”的框架来压抑幼嫩的自我,那么不单单一篇篇文章会变成八股文,而且,“千文一面”还会衍变成“千面一文”,儿童丰富的个性将会受到严重的摧残。在进行作文训练时,我们教师应在拓展思维,自由表达上下功夫,如同一内容,不同命题;同一题目,不同选材,同一立意,不同事情;同一事情,不同重点等,引导学生展开求异思维,激励多角度的构思和布局。

  总之,作文是一个人心灵的产物。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点燃情感的火花,做到我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从而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袁成海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