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师生关系提高化学课堂效率浅谈

  •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
  • 关键字:师生关系,科学探究活动
  • 发布时间:2015-07-01 13:03

  【摘要】新的教育理念,使师生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新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主要在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和谐 课堂教学 快乐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646(2015)06-0014-03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在情感上,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在学习态度上,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活动,结合身边的教育教学现象,就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化学课堂教学、快乐学习,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悟体会。

  一、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只从教师的社会责任感的角度来确认和定位师生关系,往往忽视或轻视学生这一具有独立性主体,因而影响了师生间平等民主关系的建立。有调查表明,59%的学生认为他们与老师的关系处于淡漠状态,缺少爱和关心。

  “在压抑的思想环境下、禁锢的课堂氛围中是不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在新理念教学中,教师不应是一个权威者、控制者,而应是一个能在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信任的氛围中与学生就某些问题进行平等对话的探讨者。学生可以就教学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也可以向教师或同学提问题,可以讨论、争辩,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插嘴”……课堂也会因为有了多维的对话体系而变得活泼起来,充满生机,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学生的心理压力就会大大减轻,才可能有高效课堂。

  另外,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要体现在课堂上,更要体现在课外,要真正和学生做朋友,能在他们心理出现困惑的时候出现,能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能想他们所想,忧他们所忧……让他们觉得老师真是他们的良师挚友。有些教师只注重课堂上的师生关系,课下却从不与学生交往交流,甚至形同路人,学生的喜怒哀乐一概不知。这样会让学生觉得课堂上良好的师生关系仅仅是表面现象,是教师为了“骗”他们学习而装出来的……这样必将导致师生关系越来越冷漠,心理距离也必将越来越大,终将给教育教学带来极大的心理障碍。

  我把每节课都作为与学生交流的契机,为了消除师生间的距离感,我组织一系列的课外活动,和他们一起溜冰摔跟头;一道去郊外野炊弄脏手脸;跟他们一块儿打雪仗变成雪人……课下的交流与欢乐为教育教学搭建了心桥。

  二、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发现快乐

  创造一个活跃而不混乱、和谐而不喧闹的课堂氛围,是十分必要的。在一次问卷调查中,“不喜欢学校生活”的首位原因是师生关系不好,还有学生坦言,不喜欢某老师“一整节课拉长的脸”,……长期处在这种情绪污染的课堂中,孩子们怎么能积极探究,快乐学习?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教师不论在教学语言上要文明得体,在教态上要和蔼可亲,而且在关注学生上要做到一视同仁,学习成绩优秀的、较差、学习品质不好的,都要关注到位,体现出对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积极关注,对每个学生发展的关注。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想让学生亲其师,必先亲其生,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和学生谈心交朋友,如果教师对班上每个学生都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并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态度,学生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从内心升腾起对老师的信赖和爱戴。“爱屋及乌”,由喜欢老师而喜欢他所任教的学科。轻松地学习、思考,最易产生灵感,语言最易有光彩,见解最易独到。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他怎会不活跃?怎会不快乐?怎会不取得教育教学的最佳效果?反之,如果对教师产生讨厌、对抗的不良情感导致知识的传授过程滞沮,宛如向板结成一块的花盆中灌水,虽然上面满溢,可是实际渗透滋润不多。

  三、教学中注意落实激励性评价策略

  “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应该是一个“促进者”的角色,要帮助每个学生认识自我,鼓励他们积极地发现化学问题、纠正失误,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真正让化学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正是化学课堂教学激励性评价策略的价值所在。

  在实施激励性评价的策略的时候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建立“因材施评”评价体系。如评价学习困难的学生时要多关心,多鼓励,如以学生自己原有的情况为背景,而不是以学生同伴的情况来比较,这样的评价学生更容易接受,更有利于他以后的改进与发展,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教学过程中提倡鼓励性评价,但不可滥用,注意实事求是、把握分寸,避免夸大事实。否则,若是无原则地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是不注重学生的具体表现,表扬缺乏个性,都会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在敷衍他们,而不是真正重视和关注他们。

  四、师生交流互动,构建高效化学课堂

  (一)设计和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我能行”的信心

  大多数学生的智力水平相差不大,只是智力潜能的方向不同,表现风格不同。为了根治“失败者”的心态,我每节课用五分钟时间让学生把上节课的知识点用填空或简答的形式列出,如一些基本概念、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典型题、易错题等,然后及时批改反馈,错者再练再反馈。这样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使学生们有的放矢,拿到好成绩,体会成功的快乐,这样又延伸到学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再拿好成绩。尤其是初一、初二没有努力学习的已经掉队的学生,化学作为初三才开设的学科,这久违的成功体验尤为可贵,从而树立“我能行”的信心。

  (二)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快乐

  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学习化学的最好方法是进行化学实验,包括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的分组实验,通过亲身经历,仔细观察,感受化学世界的魅力。例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演示实验时,我用一个质地硬软适中的塑料瓶充满二氧化碳,倒入浓的氢氧化钠溶液,瓶子立刻变形还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因为质地比较软,瓶子被扭曲的不成样子,在讲台上痛苦地“挣扎”着,同学们看的惊呆了,连呼“太神奇了,太神奇了”。课堂演示实验突出趣味性,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对实验的好奇心,刺激了学生的探索行为。在学生实验中,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检验,有些实验组却没有看到预期的浑浊现象。实验失误了,我抓紧机会,鼓励学生独立发表意见和想法,尽可能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让学生们讨论:参加反应的物质只有两个,究竟是二氧化碳不纯?带有什么杂质?或是石灰水已变质?学生模仿科学家的研究方式,体验着探索自然的快乐。长此以往,学生已初步具备科学家的思维品质,虽显稚嫩,却着实可喜。

  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故事情境等。我在讲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同学们,老师心情很不好。”“老师,发生什么事啦?”“我妈妈花了800元买了个假的金戒指。”“我们千万不再上当啊!”“可是,怎么鉴别呢?”……学生们立马来了兴趣。通过演示真假戒指的鉴别试验,引起了学生啧啧的赞叹。学习中和反应时,问学生生活中被蚊虫叮咬后,要抹一种显碱性的药水,为什么?结合了生活实际,提高了化学的实用性。

  (三)课堂上渗透想象的快乐

  化学学习中,学生苦于对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想象。在学习分子、原子时,平时不洒香水的我特意洒香水并绕教室走一圈,问学生:“同学们,老师今天有什么特别的对方吗?”“唔……老师,很香!”学生们兴奋起来,课堂上还借助氨水使酚酞变红的实验,他们想象这些分子的运动是“长着翅膀的小精灵在飞翔”,这个“小精灵”还能分化成更多的“小小精灵”……。同时通过动画进行模拟教学,模拟分子、原子、电子的结构和运动,把抽象的理论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如:在《质量守恒定律》这节课中,我用电脑动画模拟出在化学变化中,原来的分子被化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分子或直接构成物质这一运动。使学生看到,整个过程中原子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原子的种类也没有改变。十分直观地引出质量守恒的原因是什么。更好地处理教学难点,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四)设计课题教学让学生体会快乐

  开辟“厨房中的化学”实验课题。把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每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小集体,组内组织分工,责任到人。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前,我布置课题:在透明的杯子中放一个生鸡蛋,加入稀醋酸,浸没,然后用表面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片置于杯口。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看到蛋壳上有密密麻麻的气泡,并慢慢浮起来又沉下去……,“蛋白出现了!”气氛很是活跃。我通过出现的嫩嫩蛋白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象及时引导学生: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从而导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所用药品是碳酸钙和稀盐酸。

  《再探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物质》课题中让学生自己设计验证铁锈和二氧化锰谁的催化效果更好的实验,让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学会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实验法,同时还让学生用西红柿、土豆、猪肝等食品进行实验,发现也可不同程度加快过氧化氢分解。观察没擦干净的铁锅、菜刀表面留下的锈斑;用久了的热水瓶胆和烧水壶内沉积的水垢等课题。这样的探究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把化学与生活相联系,同时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交流合作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合作意识、荣辱意识,最后获得探究成功的喜悦之情。

  探讨、研究、解决师生间矛盾,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能够帮助改善师生间关系,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他们乐于学习,从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发展,起着良性的循环。

  总之,实现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原动力,对提高课堂效益是十分重要的。关系融洽,我们的课堂才会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我们的学生才会自发向上、各尽所能。这正是我们素质教育的最高追求。我们要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以学生发展为本,吸取传统教学的成功做法,转变教学模式,讲究方法策略,精心设计,巧问诱思,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构建快乐课堂。

  参考文献

  [1]李秀伟:和谐之美——师德修养案例评析[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2006.4

  [2]王秀玲:碰撞与沟通[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3

  [3]魏书生:魏书生文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

  [4]马胜利《中学化学探究学习教学研究与实践》上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杨湘云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