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646(2015)06-0029-02

  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中许多老师都会发现学生在一定阶段内会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甚至倒退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主要表现是:上课无精打采,思想常开小差;作业马虎,常看错数字或抄错符号;对一些典型的题目屡做屡错。究其原因,从客观上看,数学本身是一种抽象的逻辑思维活动,当学生掌握了最基本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后,易出现暂时的停顿现象。从主观上说,是因为老师对教材还钻得不“深”,对学生还研得不“透”,总复习时过分强调练习量或加大练习的难度而缺乏针对性,致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畏难、厌倦的心理。针对这种现象,我认为可采取以下对策。

  一、正确把握复习课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

  在实际复习中,有些老师对本班学生实际水平估计不足,有的老师常常用优生的标准来要求所有学生,一味强调多练,盲目加大作业量或练习难度,学生疲于应付,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得一部分学习能力有困难的学生提早进入停顿或倒退现象。因此,要克服这一现象,老师在总复习时要有目标意识,除了认真学习大纲、钻研教材,还要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在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结合点上花力气、下功夫。复习时既有共同的基本要求,又要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做到因材施教,从而真正使所有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都有自己的提高。

  二、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促使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从而为参与学习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办法很多,这里想强调的是老师要多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既做学生的良师,更做学生的益友。在小学数学总复习中,我们要善于运用情感,把全班学生吸引到老师的氛围里,并及时给予他们直接的、有效的帮助,使他们顺利地走出困境,有效地克服这种停顿或倒退现象。具体地说,总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从人格上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学不好数学,作为老师不能一味地责怪学生,首先要自己找原因。老师的责任就是把学生从不懂到教懂,从不会到教会。学生没有学会,老师首先要检查自己的教学工作有没有漏洞,不能说学生太憨等伤学生自尊心的话。老师发现学生作业中有普遍性的错误,先要作自我检讨而不能责怪学生马大哈,这样做会使学生倍受感动,从而促使学生自觉地纠正错误。倘若学生一出现错误,老师就只是批评、责怪,很容易造成师生情绪上的对立。

  2.从情感深处理解学生学生对复习课不感兴趣,这时老师应当冷静地分析原因,且有必要征询学生的意见,问问他们喜欢什么样的复习课,喜欢复习哪一方面的知识点。也可以让他们分小组讨论,提出各人喜欢复习的知识点或他们自身存在的知识难点及盲点,老师在综合学生意见及建议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组织复习,既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又加强了复习的有效性,可谓一举两得。

  3.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一位教育家说过:“一个真正的老师指点给他的学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的大厦,而是促进他们去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们一起来建造大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复习课若能师生共同研究、探讨,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分类,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小学数学(人教版)总复习大致可以划分为整数、小数(分数)、几何初步知识、代数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统计图表、应用题等几大知识块,每个知识块又分若干个知识点,再把各个知识点绘成一个知识链,让学生对照“链”上的各个知识点去回忆,哪些地方已经懂了,哪些地方还不懂或不太懂,然后分小组合作学习,由不会的学生提问,会的学生讲解或辅导,老师进行巡视、点拨。

  4.让学生在复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唤起内心深处的学习热情

  心理学家认为,成功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能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高层次的追求。复习课,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为使学生获得成功,老师应以创设成功机会为核心来组织教学,将教学目标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由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解答,努力使所有学生都能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每个目标层次上做到快速反馈,评价激励,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形成乐学的氛围。对于学习能力有困难的学生,我们更应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口算题做得好或是书写认真,都要及时予以表扬、肯定。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起其对学习的兴趣。

  冉江玲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