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作兴趣点滴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646(2015)06-0093-02

  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上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主动需要。因此,老师必须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作文教学中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作文课上,总有许多学生紧锁眉头,无从下手。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为难情绪呢?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从而让学生轻松走进习作乐园。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习作能力的。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给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

  在习作中,要鼓励学生展示自我,做到以我的手写我的心。学生没有失败的作文,特别是后进生,应该及时鼓励,使他们增强自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只要能写出一点新意,就要给以肯定,鼓励,引导。教学中,要有意引导学生说真话,不要过多束缚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对客观事物独到的思维能力。这样,在长期的训练中,就会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形成自己的习作风格,不仅如此,在真实作文中,还能学会怎样做人。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作文如做人”。在长期的作文实践中,还会逐步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从而学会在文章中自然表达内心的美好世界,弘扬人间的真善美,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可在班上的学习园地中,专设优秀作文专刊,每次作文出一次刊,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专栏里看到自己的习作,把后进生的点滴进步加以表扬。只有让所有人都被激励,才能激起他们的习作热情,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习作能力。

  二、抓住闪光点,诱发写作兴趣

  要找到习作灵感的触发点,就必须从学生需要出发,使他们如鲛在候,一吐为快。学生很多时候,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需要,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根据这种需要,因势利导地激发他们的激情,达到他们想写的目的。当老师批评错了某生时,该生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决定把自己的心情告诉老师,于是他以《老师,你错怪了我》为题,把这件难忘的事记录下来,如,有的同学看到父母沉溺于搓麻将,赌博,而把家庭,孩子置之度外,便写下了《爸爸别赌了》。写的情真意切,忽然发生了新情况,有可写的新材料,这时若能抓住稍纵即逝的闪光点,指导学生随机作文,那么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不知是哪一天了,张老师身上长出了水泡泡,非常疼痛。但他坚持要给同学们上了课再去看病,班长走来告诉我。我就一起和同学们劝张老师去看病。可他说今天只有这一节数学课,不能耽误。只见他站在讲台上,脸色苍白,豆大的汗珠往下流,他开始讲课了,也许是疼痛难忍,他不禁发出了呻吟声。我和同学们硬要他去看病,他才捂着胸口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教室,我马上对同学们说:“同学们,这节课改为作文课,就写大家刚才看到的张老师硬要给大家上课的情景”。我稍加点拨,大家就拟好题目准备习作,看那势头,同学们跃跃欲试,大有把握写好写好这篇作文的样子。后来,我把作文收来批阅,发现此次作文文题各异《老师,你休息吧》,《难忘一幕》,《讲台上的张老师》……内容真实,具体,表达了对老师的敬爱,关心之情。都写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侧面授予了尊师的必然,比平时的作要求右要求收效显著。

  三、创设情境,激发创作兴趣

  作文教学中,教师精心创设情境,使学生有话可写。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找到需要表达的内容,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创作欲望。如可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人或事,开展室内口头描述竞赛,课外活动,班会等方式设置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因素,形成最佳的心里状态,使学生轻松作文。有时我让学生表演一段小品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观察表演者的外貌,神态,动作,听表演者的语言,看表演的内容。学生通过欣赏,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达到非写不可的境界。总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方式,不仅使学生轻松作文,还会插上想象的翅膀打开思维的禁锢,在最佳状态下完成作文。生活是习作的源泉,水足而文丰。只要时时留心,处处除注意,学生有了习作的热情和兴趣,习作也就不再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了。习作就有可能写得有真情实感了,写作质量自然就提高了。

  普中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