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646(2015)06-0082-02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是我们进行文言文教学的总的目的和要求。如何富有成效地实现这一目的和要求,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在探讨的问题。
由于文言文距今年代已久,加之文言文本身的一些特殊性,特别是初中学生学起来障碍多,困难更大。
在文言文教学时,我发现多数学生只埋头于读文言文翻译之类的书籍,其结果对文言文的基本知识还是不能掌握,学习文言文难的问题还是不能解决。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一、激发兴趣,吸引学生
文言文教学,首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中各册语文教材选入的文言文有很多是故事性很强的作品。如在学《塞翁失马》一文时,我首先讲述了“塞翁失马,因祸得福”的小故事,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我就引导学生钻研课文内容:同学们看看古人(韩非)是怎样记述这个故事的?你有哪些词通过看注释不能够理解的,提出来,讨论一下。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你能用现代汉语把它译过来吗?这样学生便跃跃欲试,精力十分集中地去阅读课文内容。
二、突破难点,扫清障碍
文言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疏通课文上,消除文字、词义和语句的障碍,让学生读懂原文。
如《冯婉贞》一文中,有这样的句子“去村四里有森林。”初一时,学《黔之驴》中的“乃去”句,“去”是“离开”之意。而在这里则是“距离”的意思,全句意思为“距离村子四里路的地方有片树林”。这样,解决关键性的词“去”,就能疏通句子。又如在学《<孟子>二章》后一章时,中间段落基本上都是使动句,学生很难理解。我就讲解了使动句的特点,疏通文路,扫清了障碍,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了。
三、朗读背诵,自译理解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很有道理的。尤其是文言文,朗读背诵这一环节就显得特别重要。
我在教文言文时,基本要求就是让学生在熟读、断句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如在学《醉翁亭记》一文时,我先布置学生朗读背诵课文。课堂上让学生在背诵每一段的同时,译出每一段的内容。对山间、四季的景色及登山、设宴的场面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以描绘。这样教学,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掌握比较扎实,效果较好。
四、精心指导,培养能力
韩愈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或也。”这是不无道理的。然而,在当今的信息社会,让学生自己获取知识,教者就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了。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如何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文言文教学中也应是这样的。
如在学《曹刿论战》一文时,我注重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阅读课文前,我提示同学,本文题目是“论战”,全文却围绕曹刿指挥作战来叙写的,而作战又分“战前”、“战中”、“战后”三个片段。同学们看看文章在三个部分中各是怎样来写的?重点是哪个段落?这样学生就带着问题认真阅读课文,很快就掌握了文章内容和表达方法。接着我又指点学生,看看作者用了哪些关键词语和语句来表述的?谁能列出文章的结构提纲?这样就促使学生认真研究文章的内容,深入理解。最后,学生都能正确地写出文章的结构提纲。
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就能够从内容和手法上去理解,去掌握,弥补了文言文教学只管教字、词、句,不管篇章内容的缺陷。进而培养了学生阅读文言文,掌握古代优秀文化遗产,正确评价古代作品的基本能力。
五、系统总结,理清脉络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尚无关于文言文的基本知识专章,这样,初中生没有一些必备的文言文知识作指导,就显得不够具体,也不能系统地学习掌握文言文知识了。
基于这种状况,我就把初中教材中的一些文言知识要点用表格形式整理出来,印发给学生。这就解决了文言文教学中“碎”的问题,即字、词、句知识零碎不全的问题。我编辑了初中文言文通假字一览表,常用实虚词一览表,古今词差异对照表,文言文难句分析一览表,文言文句式一览表和学习翻译文言文口诀等。
这样就使学生对初中文言文内容有一个比较具体而系统地掌握。这对初三毕业生复习文言文知识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文言文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依据文言文的特点,教师恰当地引路、开路,学生循路、走路。重点是教给学生以获取知识的方法,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在学会中会学。进而培养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穆燕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