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本式成长课堂”中的语文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646(2015)06-0062-02

  目前,我市正在进行“学本式成长课堂”的教学尝试与探索,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实践研究,我的语文课堂教学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语文课程是学习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是人文性和工具的统一。作为语文教师,我高度重视,密切关注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良好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利用好每节语文课,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学是为了会学,教是为了不教。”语文的“学本式成长课堂”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我在每节语文课上,都力争教给学生一种或几种学习方法。这样,教师真正从“教者”岗位退下来,把课堂的学习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活动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而老师的任务不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把工作重点落实在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识字方法、快速阅读的方法、理解词句的方法、积累背诵方法等,即把教学中心转移到学习方法指导上来。

  1.教给学生识字的学习方法

  教学中我把识字的教学任务完全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做小老师讲解生字,除了教给学生“加一加”、“减一减”、“形声字记字法”、“查字典”等最基本的识字方法外,我还引导学生就字的读音,形近字,同音字、反义词等多方面来理解生字,一些课外积累量较多的学生还会联系自己背过的诗句来讲解生字,如一名学生在当小老师给全班同学讲解“垂”字时就讲到了“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诗句,经过老师的表扬后,其它学生也纷纷采用这种联系古诗诗句来识记生字的方法。这种做法既增加了识字的趣味性又激发学生积累古诗等课外阅读内容的兴趣,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稳步提高。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学习方法

  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我总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课文,让学生找出课文中重点的词语和句子,再教给学生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同义换词法”“反义理解法”“综合分析法”等理解词语的学习方法,以及“想象理解法”,“运用修辞方法”等理解句子的学习方法。生在掌握了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方法后,在同桌和小组内合作的过程中,就会互相交流,各抒己见,课文内容的理解基本上由学生自主完成或合作交流互相取长补短,教师只起到适当点拨和补充的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引起兴趣,是激发学生创造的良好的开端。每一个孩子都容易对新事物产生好奇心,喜欢探究并问个为什么,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教师应该教给学生如何提出问题。要让学生有问题可提,阅读是关键,所以我在每节新课之前,都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后提出一两个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是课题中的题眼,可以是课文中的课后题,也可以是文章的中心句。学生带着问题上语文课,思维有所指向,学习的自主性就自然调动起来。

  其次,教师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浅显问题可一带而过,关键是找出课文中最核心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对教材及课程标准有精准的把握能力,善于引导学生,适时地给学生点拨,让学生感受到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喜悦,并有兴趣去探究解决学生们自己提出的问题,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教学《那只松鼠》一课时,学生就课题提出了那只松鼠是一只什么样的松鼠的问题,初读课文后又提出了我那么喜欢那只松鼠为什么又放了的核心问题。学生们围绕这个问题展开阅读活动,切实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把“要你解决问题”变成“我要解决问题”,用提出问题的方法引发学生的阅读思考,从而真切感受到课文中我和女儿关爱小动物的可贵。

  2.激发求异思维,拓展思维时空

  语文教材的每一篇课文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单元主题下的一个范例,一种类型,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冲破课本的框架,让学生的思维在广阔的空间驰骋,要做到以点带面,注意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例如,在教学《桃林那间小木屋》一文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吃的桃子是怎么买来的,学生把主人称重后再收钱的过程描述得很具体,再与文中买桃子的过程进行对比——买主自己摘桃子,自觉付钱。从而体会到主人对买主的信任,这时我又引导学生说一说,如果将来你做了商人,你想怎样卖桃子?学生们各抒己见,教师适时地给予评价和引导,学生们在这一活动中感悟到诚实和信任的重要,这是学生自我体验的结晶。无疑这就达到了激发浅能,引发创新之目的。

  3.充分挖掘教材,发挥学生想象力

  小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培养学生从阅读教学中想象开去,是学本式成长课堂中教师应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想象是思维的翅膀,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利用教材有利因素进行锻炼并加以点拨,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培养。如在教学《美丽的桥》一课时,我让学生想象如果木匠师傅真的造了一个围栏会怎样?学生讨论后,与课文对比,进一步理解了沟通的重要性,明白了用沟通交流的方法解决问题的重要性。然后,以《用沟通解决矛盾》为题,练习想象性练笔。学生在理解课文主旨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想象,思维得到广泛的拓展。

  今后教学中我还将在“学本式成长课堂”理念的学习和实施中汲取营养、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语文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体会语文学习的快乐。

  陶俊秋 李文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