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农村小学家访工作

  •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
  • 关键字:班主任,家访,教育
  • 发布时间:2015-07-02 08:53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646(2015)06-0105-02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要想管理教育好每一位孩子,就必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们,关爱他们,帮助他们。而要做到这一点,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不行的。必须经常与家长沟通联系,与家长配合,合力完成。因此家访工作在班主任工作中显得无比重要,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各式各样的家庭环境以及表现各异的孩子。要想使家访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作为老师必须注意方式方法和交流技巧。否则会适得其反,违背自己的初衷。下面我谈谈我在家访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真诚坦率面对每一位家长

  班主任老师所面对的几十个学生,其实也就是面对的几十个家庭。不管什么样的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老师把孩子教育好。这是毫无疑问的。他不管自己的孩子现状怎样,也不管自己作为家长责任尽到没有。可见,作为班主任老师所肩负的责任重大。而在家访时,每位家长都希望老师说一些中听的话。然而为了解决实质性的问题,老师不能为了取悦家长,避重就轻,全说孩子的优点。老师应真诚面对每一位家长,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方方面面的情况,并且要一分为二,举例为证说具体。因此每一次家访工作,我都要事先做好方方面面的准备。怎样开始,怎样结束,怎样交流,家长才认可和接受。让自己每次家访都不虚此行,收到实效。首先,营造良好的谈话氛围,开诚布公的把此行的想法目的及希望得到的信息传递给家长,使家长有个思想准备,便于沟通和交流。二是必须与家长、孩子同时面对面交流,避免孩子撒谎或家长找借口和理由,导致家访工作冷场而无法继续。三是注意留心的观察家长,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引导、帮助,争取谈话的主动权,达成共识。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二、给孩子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人与人交往离不开理解和包容。我们经常说“理解万岁”,成人需要理解,小学生同样需要理解。现在的学生,他们富于幻想,敢于实践,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常常有些近乎离奇的想法和做法。对于整天给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班主任老师,如果方式方法简单粗暴,学生稍有差错就被痛骂一顿,学生被骂的晕头转向,糊里糊涂,根本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长此以往,学生就害怕出错,要么胆小怕事,谨小慎微,封闭自己。要么就学会撒谎,掩盖缺点,或者破罐破摔,走向极端,走向叛逆。如果能够静下心来与学生促膝谈心,了解他犯错的原因,帮助找问题、想办法。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了错误,才能在行动上改掉错误。在家访时,要具体了解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对的给予肯定,欠妥的给予提醒和建议。作为家长和老师都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理解他们,允许他们犯错,他们才可能充分暴露缺点和毛病,我们才有应对的措施和办法,我们能够以一颗包容的心去理解孩子,也让孩子学会理解,理解家长和老师的用心良苦。我们的教育才有说服力和感召力。

  三、关心、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

  作为班主任老师要管理好整个班集体,应该扮演严师和慈母的双重角色,既要树立老师应有的威信和地位,也要送给他们温暖和关爱。不要让他们感觉老师高高在上,望而生畏,敬而远之。特别是现在的留守孩子,父母常年不在他们身边,作为老师应该时时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嘘寒问暖,弥补他们缺失的母爱。使这些孩子愿意与老师交流,丢掉思想包袱,减轻心理负担,经常保持乐观、开朗的性格,以积极、健康的心理投入学习和生活。老师在学校除了上课,批改作业之外没有多少时间与学生个别相处和交流。只有利用家访时间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们、开导他们。同时用自己的教育方式去感染家长,影响家长,共同出谋划策,让孩子沿着正常轨道健康发展。

  四、做好家访记录,及时反馈

  每次家访后,班主任要及时地写出详尽的家访记录,把家访过程、家访达成的共识,家访中受到的启发及家访中发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并根据学生在校内的学习、行为表现,结合家访中了解掌握的资料,及时反馈,对学生重新分析评估,制定新的教育方案和措施,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深化教育。

  五、家校通信畅通,随时监督学生的情况

  虽然,上门家访是我们今天谈论的主要话题,但通过手机电话、网络交流沟通所起到的快捷作用,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仍然显露出不可替代的作用。电话的交流仍然是班主任和家长联系的方式之一,在这里,家长往往充当家庭交通警察的角色,与班主任共同采取教育措施加以疏导。班主任也可把学生存在的问题和点滴进步,通过打电话的方式随时告知家长,家校共同配合教育、督促。如在交流中发现学生存在了问题,老师与家长就亮红灯,分析原因、寻找对策、采取措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取得点滴进步,老师与家长就亮绿灯,及时给予表扬鼓励,长期这样,学生就能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处处为人师表,家访过程中,老师的衣着、言谈举止都要体现一个老师的身份。有的家长出于感激之情,送些礼物给去家访的教师,对此要婉言谢绝,不要接受家长馈赠的任何礼物;家访时选择恰当的时间,切不可在饭时上门,并且不要在学生家中用餐。

  总之,适时的家访会融洽师生的感情,减轻班级工作的压力,建议每个老师能牺牲休息时间,对学生进行一次家访,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联系更加紧密,更有效地督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汪雪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