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646(2015)06-0044-02

  小学语文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而字词教学又是基础中的基础。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小学语文的识字与写字目标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会写2500个左右字,能工整的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又在写话中要求: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这就决定了学习字词是基础中的基础,是学习语文的起点,是语文教学实现工具性的体现,也决定了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

  在小学阶段,字词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尤其是在低年级。我听了一位三年级的老师讲了一篇课文《庐山的云雾》,在板书课题时,这位老师便给学生强调了“庐”字的写法,当问到学生你如何把这个字记住时,学生的回答可谓是异彩纷呈,有的用加偏旁的方法,有的用拆字的方法,其中有个学生说“这里很宽广,住户居中央,倘若有座山,定能胜天堂。”顿时老师眼睛一亮,这个方法不仅能记住这个字还能帮助孩子理解整个词语。俗话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现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字词教学中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识字的兴趣,一切都无从谈起。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第一学段字词的教学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所以教师要运用多种活动、多种组织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字词的兴趣。如看图识字,让学生明白一些中国汉字造字法,联系生活识字。在大街上识字,看电视识字,让学生感觉处处是识字之地,时时是识字之时,让孩子感觉到识字的乐趣。

  二、方法指导,形式多样

  在低年级字词教学的形式灵活多样。字词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应只满足于考试,重要是让学生能记住,采用一些学生容易接受的方法展开教学如:拆字法,加部首,比较法,换偏旁,记儿歌,顺口溜。

  在低年级字词教学上还可采用做动作的形式,如在二年级《我是什么》一文中,对“飘”“落”“打”的理解,让学生联系生活中见到的雪花、冰雹、雨点,进行体会,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演员”。的确,孩子有着很强烈的表现欲,擅长模仿,喜欢表演。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借助生动地表演来使孩子获得切身的情感体验。“冰雹”一词就可以让学生在动作表演中感受程度的轻重,体会文章中用词的准确性。

  三、主动积累,培养习惯

  教育大师魏书生说过“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这可见好习惯的力量是多么的巨大,养成良好的习惯会使学生终生受用。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为培养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积累习惯,课本上要求学生背诵的内容外,可以让学生准备积累本将平时在书本或者报纸上看到的新字积累下来,为以后写话打下基础。

  我们知道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任务主要是字词教学,而到了高年级教学的重点已不在是字词教学了。那么对于高年级来说,是不是就不需要进行字词教学了呢?不是的。虽然字词已经不是教学的重点了,但生字词作为基础,还是要让学生扎实的掌握,掌握字词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句、段、篇的理解。在目前教学条件仍然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小学高年级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字词教学,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但按教学课时的安排,课上是没有充裕的时间去教学字词,在上学年我所教的班级是六年级,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一、重视课前预习

  根据高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结构,借助原有的学习方法,把学习生字、词放在课前预习中让学生自行解决了。在预习生字时,先让学生画出生字,给生字注上拼音,运用拼音这个识字工具自己学习生字。并利用以前的知识,自己分析字型结构,搞清楚字的偏旁部首,通过读、写,组词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并在书上做记录。在学生预习课文时,要求学生重点是预习生字词。先画出自己认为重点的词,再通过字典查找词语的意思,并把不能自己解决的词语记下来,待到上课时来解决。教学新课时,每次学课文之前,先检查字、词掌握的情况,或让学生读,或让学生写,、并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生字的。以及对词语的理解掌握情况这样一来,字词在课前预习中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的差不多了,课上只需抽出很少的时间进行检查订正就行了,大大的节省时间。可以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学习理解课文上。

  二、重视方法指导

  字词教学一直是低段的教学重点,在高段也出现一些现象如作经常出现错字,别字,别是同音字经常混淆、乱用。还有的学生嘴里念着这个字,可是就是写不出来,从这些现象来看,我们的学生对最基础的字词掌握的并不好。说明学生对这个字的印象不深刻,没有运用有效的方法来识记。因此一些难写的字就记不住了。而出现别字,其根本原因是没有理解字义,再加上汉字中的同音字多,小学生在使用时容易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而学生不会写学过的生字,其实也是同样的原因。

  教学重在字词教学,很多老师把重心放在了怎样把字记住,忽视了对字词的拓展和运用。其实在一年级的生字教学中,可以通过给生字组词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这些字该用在什么地方。或者让学生说说,在哪里见过这个字,这些都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初步理解字义。有了这些生活情境的铺垫,对字的印象也就深刻了。到了二年级则可以开始写句子,让学生明白这些词语该用在怎样的语境中,这样训练的次数多了,学生也自然而然掌握了,也可以大大减少以后在习作中错字和别字的出现。对于高年级,在阅读教学中,应将词放在整个段落中去理解,教师可采用圈点的方法让学生在文章中圈出词,然后重点理解与分析。理解词的意思可以利用工具书,通过工具书的意思加深理解。也可以抓住重点的字,根据重点字的意思理解整个词语。对于难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体会。

  三、拓展阅读,增强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的阅读量要达到150万字,其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而语文知识课内外拓展就可以让孩子们在阅读的天地里自由的翱翔,用方法去阅读、用心灵去感悟、用情感去升华,就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知识课内外拓展,能使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去学习语文知识,在掌握教材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拓展到生活及各学科的学习之中,丰富知识,提高素养,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拓展内容可以从:字词——语音、汉字、同义词、反义词;语句——成语、谚语、歇后语、名言警句、各种类型句子修辞;文——童话、寓言、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古诗、中外诗歌、中外名著、童谣、文言文、现代文、新课标作文等方面入手。通过阅读拓展,提高学生的字词积累。

  语文教学作为人文学科要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读写听说活动正确动机的培养比任何其他方面的内容都要重要,因为它是读写听说活动的种子,不同的种子会长出不同的植物。白居易云:“心,根也;言,苗也。”心为言之根本,立言须先立心。总之,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那样学生不仅能够愿意学还乐学,还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段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