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后的体会

  •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
  • 关键字:新课程,物理,电阻
  • 发布时间:2015-07-01 15:21

  【摘要】本文对初中物理新课程的三种关系——课程标准与教科书之间、使用教材与超越教材之间、基础性知识与扩展性知识之间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便实验区的教师进一步适应新教材,全面有效的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关键字】新课程,超越,基础性,扩展性,实践,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646(2015)06-0053-02

  新世纪之初,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新课程走进了城市,也走进了山区。

  如何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科书之间、使用教材与超越教材之间、基础性知识与扩展性知识之间的关系,这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实验效果。在此,我就以上三方面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科书之间的关系

  2001年9月以来,全国各家出版社编写的新教材都进入了试用阶段,短时间内教师们将各种版本的教材备齐,精心研读是不可能的,不同版本的教材面对的是同一份中考试卷,该如何把握呢?

  1.深刻领会课标的思想

  人教版中《教师用书》对教师观念转变有这么几个要求:第一,不是书上所有的内容都要由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第二,不是书上所有的字句都要求学懂学会;第三,各个栏目都应得到重视;第四,评价方式要做相应的改变;第五,以课标作为指导教学和检查教学的标准。这种情况下,全面的理解和消化课标就非常的有必要,课标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而教材是编者按照课标的要求和理念形成的一份教学资料。教师在认真钻研课标的基础上,要注意发现与老教材教学大纲不同的地方,注意把握新课程的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全体性、主动性、差异性和持续性,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同时加强科学、技术、社会(STS)的教育。

  2.根据地方实情选择合适的教材

  教科书不应该只是知识的载体,而应担负物理课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教学任务。强调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习物理课程中的内容,是课标的特点之一,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编写的,所以教科书在内容选择、呈现方式等方面为探究活动的实施创造了条件。但是我国幅员辽阔,人口纵多,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迫切需要多样化的各种特色的教科书。教科书的编写可以在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的读者突出自己的特色,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条件差异很大,编者应该为不同的学生编写不同的教科书,同时,不同地区的教师有选择适合本地区教学的教科书的权利。

  二、使用教材与超越教材之间的关系

  1.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新课程在理念、形式、结构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师应弄清编者的意图,才会欣然接受它,而不是排斥它,所谓知其然,方能知其所以然,特别是从事多年教学的老教师对老教材的编排已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应该从心理上欣然接受它。

  比如,人教版把电学内容调整到八年级学习、力学内容安排在九年级、对浮力和压强内容进行了压缩,这样按探究活动由易到难编排,是考虑了由学生的感性认识、最多的自然常识入手来展开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是这样一来,我们一线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提高,对学生学习所需的储备知识的要求也要提高。

  新课程开辟的几个栏目:演示、探究、想想议议、想想做做、动手动脑学物理、STS,旨在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甚至在活动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特别是科学、技术、社会(STS)的教育。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当今世界科学教育的一个大趋势。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福利,同时也带来了环境、资源等许多问题。我们过去的物理课程基本上就科学论科学,对于科学的意义很少涉及,而应该是以物理学的内容为素材,通过这些素材受到科学的、技术的和人文的教育。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在规定教学内容和活动建议时,就应该注意把那些便于进行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的生长点包括进来。例如:可以要求学生尝试对温室效应、城镇热岛效应进行调查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物理课程中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的着眼点不在于学生能够提出多少有实际价值的建议,而在于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和活动的参与使学生逐步树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科学技术问题的意识,以这种方式把人文精神渗透到科学课程中,教师在教学中应把这一思想体现出来。

  总之,教师应深刻领会新教材在诸多方面的变化意图,从而接纳它。

  2.用好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

  在欣然接受新教材的基础上,该如何使用新教材呢?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和当地环境,从大量的教学资源中精选适当的教学内容,不要受某一种教科书的局限,要吸取不同教科书的长处,甚至可以自己编写某些教学补充材料。

  (1)不拘泥于教材中的图片,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学习思维

  比如:在学到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时,第一个内容: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可以补充一份教学资料:出示手电筒和高压电两幅图及它们的对话,高压电向手电筒炫耀高压危险的标志,于是手电筒回答说:“我能和人类处成亲密无间的好朋友,你高高在上,没人敢碰,甚至避而远之。”从而引出课题。同时补充一篇阅读资料“人体允许的电流有多大------”,结合人的电阻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得出:电阻一定,电压越大,导致电流越大。

  (2)不泥于教材中的文字,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提高自我表现的机会

  比如:在学习家庭电路的组成这一内容时,可让几位学生代替家庭电路各“成员”,借助导线在讲台上展示一下自己的位置,这样既形象又易理解。

  (3)不拘泥于场地,创设乐学情景,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讲光学时,可以将同学们带到学校附近的河边进行教学,请同学们针对看到的现象提出问题:有的棍子看上去折断了(为什么会这样?什么时候看上去是这种现象?);在水里看山、白云、自己的像,人影和山、白云有何不同?可以让学生进行摸鱼比赛,为什么有的同学很快就能捞到鱼,而有的同学总也捞不到?摸鱼时按所看到的位置能捞到吗?针对所提出的问题让同学们进行激烈的讨论。这样使学生在轻轻松松的娱乐环境中学习。

  (4)不拘泥于实验室有限的器材

  比如:在探究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时,可以用一根胶皮管套在眼药瓶的底部,一端接在水龙头上,打开水龙头,一手拿着眼药瓶,让水柱通过眼药瓶向上喷射;另一只手捏住乒乓球小心地放到水柱的顶端,乒乓球竟然象被吸住一样,在水柱的顶部微微跳动,不停地旋转,就是不掉下来。这样的实验不受实验室的限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我们教师要用好新教材的同时,又不拘泥于新教材,甚至超越新教材来渗透新课标的思想。

  三、课堂教学中的几个实践性问题

  1.作业方面

  作业的改进是课改后的一大特色,值得关注。新教材中对作业从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教材几乎删去了传统的填空、选择这种题型,而以新颖灵活的问答、资料分析、信息收集与处理、社会调查、科学小论文等不拘一格的形式出现。内容多集中在一些情景模拟、解决社会和生活的实践问题、体现个性思维等方面。更大的体现是答案开放,没有了合理性答案。

  2.课时不够

  课改后课时紧张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普遍觉得教学中时间的管理很难控制。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多半是:开展探究性活动时间的调空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手段单一、陈旧也限制了教学进度;课堂教学新老教材知识内容交替更新还有待于进一步理顺;另外,新教材重视解决情景问题、实践问题的能力提高,再加上学科交叉的现象,都需要时间因素才能达到目的。

  3.实验

  目前,实验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形式单一,很多探究性活动、测试诊断性实验、练习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等形式列入课堂还处于探索阶段。第二,很多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受器材限制已经到了勉强开展的地步。第三,实验室的过程管理还须不断地健全和完善。实际上,长期以来,实验是从属于教学的,课改后,实验教学成了主要的一种教学手段。场所不仅限于实验室,器材药品也不仅指实验室有限提供的器具。尤其是广大农村中学,从实际出发,探寻低成本的实验资源,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理器具解决身边的物理问题,只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当成“试验”来搞也未尝不可,因为培育创新人才更需要教师本身能创新。

  总之,由于学习资源不足,对教与学的客观情况从理念上认识不够等原因,新教材虽然给教师的发挥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留下很大的空间,相关的配套的学习资料从理念上或多或少地还有着老教材的影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把握好课程标准与教科书之间、使用教材与超越教材之间的关系,以顺利开展新教材的教学工作。

  雷俊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