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
  • 关键字:语文教学,爱因斯坦
  • 发布时间:2015-07-01 13:23

  ——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摘要】每个学生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是想象的大师。在想象的空间里他们是自由的,他们在这自由的空间中大胆探索、想象,有时甚至还会去异想天开。这种潜能若能有效地挖掘,学生就能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知识的天空。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想象 飞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646(2015)06-0023-03

  爱因斯坦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像对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世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现在的一些语文课堂,教师照本宣科,对课文进行架空分析,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忽略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由此而导致了语文课堂的沉闷和枯燥。使得原本鲜活而充满生气的语文课失去了生命和活力。而我觉得,每个学生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是想象的大师。在想象的空间里他们是自由的,他们在这自由的空间中大胆探索、想象。有时甚至还会去异想天开。这种潜能若能有效地挖掘,学生就能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知识的天空,大大有益于语文教学。

  一、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想象的舞台,让学生张开翅膀自己“飞”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其中,带有“自己”一词的表述就有好多处:“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体验”等。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想自己所想,不受别人思维的干扰,说自己的,不要人云亦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允许学生张扬个性,标新立异,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一次,我在教成语故事《滥竽充数》时,首先让学生充分地发现问题,挑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喜欢一个人思考的,就让他一个人静静地想:喜欢几个人一起学的,就让他们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探究。例如,有几个孩子在探究“南郭先生是怎样的人”。交流时,我让孩子们比一比谁最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有孩子说:“他是个狡诈贪婪的人,因为他不会吹竽却骗齐宣王说会吹,骗取俸禄。”有孩子说:“他是个会见风使舵的人,他见齐宣王好骗就想办法蒙混过关,不费吹灰之力就有固定的收入。后来他见势不妙。拔腿就跑。”有孩子说:“他是个胆大心细的人,他打听到齐泯王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吹,就逃之夭夭。”又有孩子说:“我从图上也可以看出他是个狡猾的小人。你看,他一只眼睛斜着看,一只眼睛半眯着,嘴角歪着,一看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他肯定在想:该死的齐泯王,就在我发财时来捣乱,断我的财路。”……

  瞧,孩子们多能想,多能说啊,这是教者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让孩子想他们所想,提供展示的机会。鼓励他们多想多说的结果。长期坚持下去,他们就会张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翱翔在想象的广阔天空中。

  二、教授课文时给学生提供想象的契机,百生争鸣自由“飞”

  从教学目的上讲,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理解与掌握正确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质疑、判断、比较、选择,重视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我们要做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师,学生充分信赖的人,要允许他们“答非所问”,允许他们在讨论后一个问题时,还在想着前一个问题,允许他们搞“三重唱、四重唱”,允许他们在“突发奇想”时“脱口而出”,来一句:“我来说”、“我不同意他的看法”、“他说得不对”等等。一天,我和学生一起给《赤壁之战》一课作小结时说:“从东吴大将周瑜采用诈降和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的故事中,我们懂得了知己知彼,看准敌人的弱点,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克敌制胜。”话音刚落,一位男同学举手说:“老师,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我认为曹操不是侵略者,他是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他有勇有谋,赤壁是中国的地盘。他要是统一了中国,三国就不会鼎立了。”我听后笑着说:“你见解很独特。其他同学你们希望谁胜?”学生的思维又一次被激活了,有的希望周瑜胜,因为曹操地盘大,刘备没有地盘。有的希望曹操也别来,周瑜也别来。要和平不要战争。学生们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也激励了学生敢于“争论”的精神。

  此外,培养学生能够创造性学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善于创造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的指导学生进行大胆想象的训练,从而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指导学生创造性学习。如在教学《坐井观天》的结尾:“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我问:“青蛙后来有没有跳出井口来看天呢?”问题一提出就激起了学生想象的浪花。个个争先发言。有的说:“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心里想,我非出来看看不可,看看是你说得对,还是我说得对!它两腿用力一蹬,跳出了井口。它往上一看,惊奇地说:‘啊,好大的天,真是无边无际!’从此,它再不说天只有井口那样大了。”有的说:“青蛙可固执了。它听了小鸟的话,一摆手说:‘去你的吧,我就不信。你看,天不就是像井口一样大吗?’小鸟飞走了,它还坐在井里唱着:咕--哇,咕--哇,天像井口一样大。”我肯定他们想得好,想象得合情合理。有了这些练习。学生就能够插上想象的翅膀,产生新奇大胆的设想,发散思维得到充分训练。想象能力也就有了逐步的提高。因此。阅读教学中应重视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使学生在丰富的想象中进行创造性思维。

  三、作文教学中营造想象平台,联系生活实际想象再“高飞”

  要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就应该努力创造条件,积极营造气氛,用人性的方法来教语文。让学生想自己所愿想。说自己所想说:让学生在有交流欲望时自由、充分地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使得学生有一个展示自我、放飞自我的平台,在此平台上放飞自我,放飞个性,放飞理想。联系生活实际想像。个人无论想像如何深远,他都被现实生活制约着。著名的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说:“最奇的童话都是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的。”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作文教学要把培养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放在首位。依据写作规律和青少年的特点去寻求培育作文创新能力的科学途径。想像,它使眼前的形象得到延伸、充实、丰富,它是一种生动的审美再创造。它对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作文教学要把培养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放在首位,依据写作规律和青少年的特点去寻求培育作文创新能力的科学途径。

  想像是创新的基础,想像能力是构成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深入生活,感悟生活,从中积累生活素材,进而创造新的形象。想像的基础是生活中的人和事。学生懂得去关心身边的人物,关心周围的事物,投入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在创作的同时,把想像与现实生活中的事实联系起来,巧妙地设计人物之间的关系,写出来的文章便会生动有趣、丰富多彩了。“想像的过程正是创造的过程,也是将所学的各种语文知识和日常观察与生活积累转化为实际写作能力的过程。”“父爱如山”“母爱如日”“朋友金不换”,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亲情的呵护与友情的滋润,亲情、友情是永恒的话题和取之不尽的素材。

  社会日趋信息化、网络化,联系与沟通的快速方便使世界在不断缩小。每天发生的新事情,产生的新事物都在最大程度上刺激着学生,他们也想了解和分析,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阐发事理的思维与判断能力。抓住这一点,作文及时联系热点,如“战争”话题。“明星自杀”讨论,“武侠影视热”的反思,“汶川地震”,“2008中国奥运”引发的思考等。这些作文所包含的巨大思维空间让学生感到兴奋,以此抓住他们最激动、最真实的感知神经,激活这些信息表象,诱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另外,教师在培养学生想像力时,不光要激活他们原有的信息,尤其要努力创造必要的情境,让他们体验生活获得的新感受,这是培养情感的有效途径。本人组织各种活动,或带他们去赏地方风景,加深对家乡的了解;或携他们去游览自然山水,释放心中的焦虑:或率领他们进行社会调查,体验世间真情……此时他们眼里的世界更加清晰的归于本真,并进而形成千姿百态的情感形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无限自由的思维空间还给学生,使学生有一个能自由驰骋的想像天地,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收到长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

  邓雪梅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