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646(2015)06-0094-02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也是语文老师感到十分头疼的问题。由于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不够,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对生活的认识浅薄,作文内容的虚假,缺少真情实感。上作文课,写作文,学生畏惧,老师讲解、批改头疼。作文内容的空洞、情感的虚假成了学生作文教学训练的一个顽症,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观察生活的愉悦,在快乐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还学生以自由畅想的空间,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充实学生的写作素材库,教师再授以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才能逐渐改变学生对写作的认识。
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虚假应该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视,否则就会严重阻碍作文教学和训练,作文也要“打假”。
一、写作来源于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有的教师、家长、学生认为只要作文不跑题,中心明确,语句生动,内容真不真实不重要,作文也是可以虚构的,甚至于可以摘抄。这种不正确的认识也是不少学生作文内容不真实的原因。
写作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才能体会到乐趣,才能乐于表达,有话可说,才能做到“我手写我心”。
每个学生的童年生活都是内容丰富的一本大书,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选择自己熟悉感兴趣的对象作为观察对象,写作素材,说出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对于学生来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细致观察的眼睛,这也是作文内容空洞、虚假的原因之一。观察是汲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就是缺少对生活细心地观察、思考。
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同时也要给学生广阔的体验空间。没有生活来源的作文,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作文,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可能成为学生作文中的精彩片断。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点滴记录下来,如写日记、随笔、课前三分钟……发现好的句段要及时的给予表扬,摘录在自己的好词好句本上,这样作文时才能将生活的感受表达出来,才能做到“我手写我口”。
二、提倡说真话
叶圣陶曾说过:“作文是用笔来说话,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作文就是要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想法,模仿不是好办法,抄袭是自己骗自己,提倡学生说真话,教师就应当正确地对待说真话的习作,及时的给予肯定、表扬,绝不助长说假话,虚构作文的现象。
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学生中有一大部分人是认为作文是可以虚构的,还有些学生写作文态度不端正,认为作文是写给老师看的,只要能应付老师就行啦,真不真实无所谓。
教师应当在学生作文刚起步时,就重视引导学生说真话,讲实事。对于不真实的作文,即使言辞再优美也不能给予表扬,从而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作文态度。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说真话的重要性,必要性,要养成作文就是要说真话的好习惯,要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好的风气。
三、激发习作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想要让学生的作文真实起来,“乐趣”绝不可少。作文要成为学生表现、表达自我生活的一个空间,要让习作的内容贴近学生,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习作成为童心展示的舞台,我们就要做一个兴趣的激发者、引导者,让学生对习作产生好感,让习作成为表现学生童趣的乐园。
“善表现”是小学生的天性。我们就要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位、多渠道为学生营造氛围,提供表现的机会、展示的平台。在学校,可通过校园活动、学校广播、“小作家平台”等一切契机为学生提供佳作展示的天地;在家庭中,可让学生把自己的优秀作品读给爸爸妈妈听,享受成功的喜悦;在社会上,可以让学生多参加社会活动,体验生活,积极写作,踊跃投稿。学生的作文能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这是对他们最大的奖励。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写作的兴趣和热情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在学生写作、积极投稿的过程中培养兴趣,让学生乐于作文,提高水平。让学生用“童心”“童调”将自己的生活汇成五彩的画卷,趣就自然生,习作不再是为了完成一项任务,不再是为了教师而作,不再是为了分数而写,文章自然也就真实起来,表达出真情实感。
四、授以写作方法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也是积累好词佳句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即使学生有了很好的积累,在运用时往往随性而发,缺少一定的章法,详略不分,重点不明。这就要求老师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多指导学生了解课文中作者要表达什么,是怎么写具体的,在文章的结构上是如何安排布局的,给学生的写作支起骨架,接下来在重点词句的教学就要紧跟上,通过反复朗读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准,修辞的生动,品味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此外还可以通过课后小练笔,仿说、仿写练习,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炳炎《虚假,困扰作文训练的一个问题》[M]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玉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