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初中语文作文指导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646(2015)06-0092-0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人自身的全面的、健康的、充分的发展。从这一点出发得出的结论是:作文教学的目标就是使学生的写作素养乃至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尤其是在作文指导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激励学生的想象力,不能包办代替,即使是变相的包办也不可取,如有意识的方向性引导等。否则,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不但得不到发展,反而会受到扼制,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教师必须遵循《语文课标》,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上好作文指导课。

  一、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就是教师要明确学生是整个写作行为的惟一执行者和完成者。从产生写作文动机,到构思作文框架,再动笔起草,直到最后完成,都是由学生自觉地、独立地完成。教师的作用只是鼓励、启发、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因此教师必须研究学生的接受心理,写作心理等,以各种方式,激起学生的表现欲望。

  旧的教学模式重于应试作文教学的观念,当然不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是主动者,他决定作文的主题、材料、结构,甚至表达方式和语言,学生只是按照固定的作文方式。这样写出来的作文也文通字顺,有时分数还高,完全可以应付考试,但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不仅没有促进,反而是一种扼杀,与作文教学的目的背道而驰。随着教学的改革,这种教学模式不存在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采用启发式作文教学,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写自己要说的话,树立学生主动作文的意识,促使学生把自己内在的主体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投入到作文兴趣中,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效率的目标,让学生作文完全自由发挥。

  三、培养兴趣,发展作文潜力

  1.培养兴趣是作文指导教学目的之所在

  作文指导教学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它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高的反映。教育心理学认为,提高学生兴趣的因素一般有三个: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和智商数质,而三者中心是具有支配调节作用,它包括对所学内容的情感倾向、个人兴趣、构思程度、求知欲望等。因此在作文指导时要让学生的写作心态处于良好的状态。

  那么,如何培养兴趣,引导学生主动作文呢?教师首先激励好写和诱发学生兴趣,只有真正调动起学生写作的欲望,是“我要写”而不是“要我写”,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真正得到训练,才会写出具有意义的好作文。比如在指导学生写议论文时,教师首先让学生明白议论文就是讲道理,论是非的作文。通过自己对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或者反对什么,另外教师在指导学生写议论文时,要特注重议论要注意①论点要正确、鲜明。②论据要充实、可靠。③论证要合乎逻辑。因此议论和逻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为逻辑是研究人们思维规律的一种科学,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把议论的观点正确的树立起来,所写的议论文就有理有据。

  2.紧扣课时内容,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前提。作文指导,教师首先精心设计教案,设置情景,进行灵感的激发,唤起潜在的兴趣。即:⑴以新激趣。在作文指导课中,结合教材内容出现新的训练内容,新的训练方式使学生产生兴趣,鼓励学生表达新想法,描写新事物,让学生耳目一新,想写爱写。⑵以疑激趣。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有疑问、有争议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写自己对疑义的理解。⑶以奇激趣。大多数学生都具备对未知事物探索的好奇心。奇异、奇特的事物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师在指导作文时,可以让学生写对事物的探究过程,或者写奇特事物的本身。⑷以情激趣。教师在作文指导教学活动中,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重点、有选择地开展作文指导,不要求学生长篇作文,但要身临其境,讲求实感。比如让学生细读《献给母亲的歌》激起学生的情感(剪不断的“脐带”和“报得三春晖”。),让他们情动于中而发于外。这样在学生情感中产生了效果。

  三、观察生活,捕捉写作素材

  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的确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它汲及了认识并掌握写作规律的问题。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的特点,内在的规律。要让学生写出好的作文,非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并掌握它自身的特点、规律和在生活中捕捉要写的素材。

  在教学活动中,我用心引导学生细细观察生活,学会捕捉生活中精彩片段,把丰富多彩的事物记下来。如:日出日落、花艳月圆、季节更迭、高山河流、春种秋收、人情客往等。让学生从这些常见的事物中成为写作的“素材”,作文时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通过引导学生作文来源于生活,使作文指导课有序进行。比如在指导学生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的作文,让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因为材料都来源于观察。离开了观察,就无法掌握必备的写作素材。所以教师应善于耐心指导学生作文的材料,要从生活中来,要准确反映事物的特征。

  总之,作文指导课教学,是把学生的写作能力巧妙地贯穿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热情和兴趣,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尹小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