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精彩句子的赏析角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646(2015)06-0016-02

  在现代文阅读中,重点句的赏析是十分重要的能力训练之一。正确理解句意,有助于文意的把握,有助于作品思想感情和主题的理解。因此,新课程标准也作了明确的要求,做到“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于是,句子赏析就成了语文考试中考查学生能力的一种常见题型。那么,赏析句子的角度有哪些呢?句子无非是由词组句、由句生义、由义生情,所以,教会学生赏析精彩语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抓关键词语进行赏读

  这里的关键词大多指的是句子中出现的一些精彩的动词或形容词。

  例1:“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浪冲击岩石的音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粘在我们的身上,湿润着房中的一切。”

  赏析:1.:用“冲”、“粘”、“润湿”形容潮来时的动作,表现了海潮梦幻般的神奇,轻纱般的柔美。

  例2:“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社戏》

  赏析:出发时的划船动作及作用:“拔、点开、磕、退后、出、架起”这些精彩的动词突出了孩子们划船技术熟练,及看戏的愉快心情。

  二、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常见的修辞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帮助人们理解。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下面以《春》为例介绍如何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句子。

  例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此句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强调了人们对春的盼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之信使驾着东风来了,春姑娘已迈步向我们款款走来。

  例2:“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此句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方法,对春天来临时大地苏醒的情状和山水太阳的变化作了一个宏观的勾勒,使原本没有生命的万物变得生机无限,活力无比。

  例3:“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本句使用比喻、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又有气势地对春天的进行了赞美,把春天比作娃娃、小姑娘、青年,有序地突出了春天新、美、力的特点。

  三、从感官的角度进行赏析

  在赏析一些景物描写语句的时候,除了可以考虑以上介绍的两种方法外,还可以从感官的角度赏析景物描写的句子。

  例:“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社戏》

  赏析:视觉方面有“朦胧在水气里的月色”“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依稀的赵庄”“几点火”;

  听觉方面有“宛转、悠扬的横笛”,“宛转”、“悠扬”用得好,好在它写出了笛声美;

  嗅觉和味觉方面有“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清香”用得好,在它写出了豆麦和水草的气味美。

  ——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

  佳句赏析任重道远,得其方法事半功倍。学生对其文句进行赏析,不但可以提高对文字的鉴赏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总之,赏析句子的方法很多。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明确答题规律,掌握答题方法,清晰答题角度,多练多思,就一定能提高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

  吴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