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全球汽车论坛精彩观点TOP5
- 来源:中国汽车界·汽车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7-14 10:05
CelerisTechnologies公司主席Dr.V.Sumantran认为,看待汽车行业未来如何发展,已经不能只局限于卖了多少车,而是需要看到更大的社会愿景。汽车的价值链已经大大扩容,原因是以谷歌、苹果为首的IT企业成为了这个领域的新玩家,创造了新的游戏规则。如因交通拥堵和汽车利用率以及出行运力不匹配的问题而出现了Uber这样的公司。车企应该拥抱改变,加入到新游戏当中去,如福特、戴姆勒为消费者提供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移动出行。
博世销售经理Christoph Rieger和西门子IBS中国区总经理Sebastian Bersch以实际的案例介绍了工业4.0在德国的具体应用。一个简单比喻:工业1.0是机器玩人,工业2.0是人玩机器,工业3.0是信息化,而工业4.0是利用信息化技术让机器和机器、机器和人可以一起快乐地玩耍。Bersch认为工业4.0的基础是设备的智能化,体现在生产车间中,机器可以和操控人员进行有效及时的人机互动,增加生产效率。它们所能做的是把这些覆盖整个的组装线,并且能够进行最大规模的自动化,减少人为因素。
北京车联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泓泽,认为传统线下汽车销售服务与线上服务将重新分工,提出了“一二一模式”。当前,线上和线下的汽车销售与营销还是两张网,但最终将整合成一张新的O2O模式。在这个过程当中,传统4S的数量一定是减少的,社区服务店的数量一定是增加的,流动维修、上门服务的数量一定是增加的,汽车厂和经销商在整个经营过程当中投入的资产和资金的比例是下降的,汽车厂和经销商是开始增加盈利的。
重庆邮电大学校长、教授李银国主讲了技术与产业之间融合的三步走。第一步是基于汽车车辆工程平台上的融合。利用计算机通信等技术,与现代汽车的制造相结合;第二步融合是基于应用层面。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汽车深度融合,大大拓展汽车感知、交互和控制,实现人车及后台服务平台多维协同;第三步融合是基于车联网应用层面,包括宽带移动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等等,在未来将取得重大突破,更广义的自动交通和智慧城市将形成。
本刊记者/张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