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量变与质变的辩证法则

  长期以来,中国汽车工业与自主品牌之间,似乎并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是处在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二者之间好像有一道通过各种讨巧的办法轻易就可以迈过去的“壕沟”,而持续多年的上行表现似乎又在否认这道“壕沟”的事实存在。

  但是,当这种持续上行具体表现为一定规模的“量”,而且已经达到甚至接近“饱和”的程度时,长期被忽略的那道“壕沟”,这时就会毫无遮掩地袒露在我们的面前。

  这个“壕沟”就是“质”。哲学上有一句老生常谈,叫做“量变导致质变”,具体到“中国自主品牌”在国内和国际汽车市场上的表现,尤其是面临着巨大的上行压力时,量与质的关系就会变得格外的敏感和突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上行压力,目前所面临的正是“质”的全面阻击。

  进入2015年,尽管中国品牌依赖SUV的增长获得了不错的业绩增长,但是不要忘了,去年的同一时期,自主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2014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遭遇“12连降”,市场份额不断缩小。在长安、长城、奇瑞、比亚迪、吉利、江淮六大自主品牌中,除了长安借助合资企业的经验,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完成了旗下原有产品的升级以及新产品的推出,从奔奔、悦翔到逸动,再到CS35、CS75等拉动了长安汽车整体销量的增长外,其他几家的销量皆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业内人士在分析中国自主品牌销量下滑的原因时,观点各异,其说不一。有的说,长城汽车,过去主要是高度依赖SUV来拉动增长,如今业绩下滑恰恰暴露了其自身的“技术短板”,其实很简单,就是消费者对其失去了原有的耐心。

  有的说,奇瑞和吉利的问题出在路还没有走稳就跑了起来,结果必然是摔个大马趴。

  还有的说,比亚迪的问题在于传统燃油汽车仅在原有车型上做了简单的升级,缺乏全新车型的“后劲”支撑。

  去年有文章分析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持续下滑,上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困局原因,除了自主品牌自身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外,整个车市大环境发生的诸多变化也与其有着很大的关系。“随着一线城市的销量逐渐饱和以及越来越多城市限购,合资品牌渠道开始下沉,不仅是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已经基本上成为合资品牌的天下,二线市场自主品牌也受到了合资品牌产品的无情冲击,甚至三、四、五线城市都开始与合资品牌短兵相接,由此前不同层面的竞争,变成在同一空间内比拼。”

  不仅如此,随着合资品牌零部件国产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规模不断扩大,成本得以有效控制,因而合资品牌车的价格也在不断下探,自主品牌在这方面的原有优势已经开始萎缩。此外,汽车消费者的“口味”也在发生着有目共睹的变化。

  相对于“圆梦一族”(指从无到有)的第一代汽车消费者,在性能、质量、可靠性等方面的宽松标准和模糊认识,当年国有自主品牌汽车仅以价格低或空间大、配置多的单一优势,就能够轻易满足消费者“胃口”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今的第二代消费者,不仅变得十分挑剔,鲜明而强烈的个性也使他们对于每款车的全面指数均衡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再加上合资品牌的“八方来袭”,纯粹的国有自主品牌要想成功突围,不在“内功”上下苦功,不在各项指标上把功课做足,那就是痴人说梦,异想天开。

  在我看来,这些分析和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认为,中国自主品牌目前所处的困境,虽然上行艰难,压力日显,貌似一时之偶然,实则是一种如期而至的必然。根本原因就在于“量变导致质变”,过去省却的很多该做而没有做的“基本功”,或者说是“落下的功课”,如今都要一一“补”回来。这是一个谁想逃脱都逃不掉的“宿命”。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来,方方面面的有利因素,都在把中国经济推上一条“快车道”,中国汽车工业之所以能够出现日新月异、年年飘红的局面,既与这种大形势有关,也与亿万逐渐富裕起来的中国家庭不断更新的消费诉求息息相关。

  在各行各业和各种生活消费品都在呈现“供不应求”的氛围中,大干快上既是一种时代的必然,也是一种务实的选择上的必需。

  然而,一些“破坏性建设”和“发展中的瓶颈”也是在这种大形势下被裹胁其中,然后身不由己地跟着潮流滚滚向前,以至于很多当初不以为然的问题越积越多,直至成为一种病态的“整体性浮躁”,留下积重难返的祸根。

  回望我们曾经走过的路,静静地审视每一个足迹,就会发现,我们“落下的功课”不是很少,而是很多。有很多不该省略的、不该走捷径的、不该头脑发热的、不该一步跨越的……而今都在向我们提出并不苛刻的理性诉求。这也是我这篇文章最想强调的一点。

  我们几十年来不停地追求“量”,追求“第一”,脚不离地地走到今天,直到“量”的积累达到了“饱和”程度时,怎么可能不会遭遇“质”的全面阻击?所以,这同样是一种时代的必然,一种务实而又无以选择的必需。

  从这个角度上看,我赞成“自主品牌真正艰难的时刻还没有到来”的观点,更大的难关很可能就在不远的前方等候着我们。对于即将出现的更大的下滑或上行压力,所有自主品牌车企都应该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而且,要老老实实地面对它的到来,老老实实地接受它的考验。当然,那个“真正艰难的时刻”并非要把我们以往的成就“清零”,也不会“一巴掌打回童年”,让所有的一切都重新来过,而是要我们拾遗补缺,缺啥补啥,啥不行再把它一脚踢开,重新开始,从头再来。这样做才能牢牢加固我们的根基。

  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各项事业才会拥有长足的进步,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也才会真正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光明未来。至于那一天的到来会不会引发自主品牌的新一轮洗牌,会不会进一步拉大国产车与进口车之间的距离,这都不是问题,至少不是一个首要的问题。

  因此,不能用主观臆断的方式去揣测未来并对其抱有任何的侥幸心理,而应该重温并拾起量变与质变的辩证法则,实事求是,一分为二,伺机而动,适时而为。

  值得预期的是,在外资品牌大举进入新能源领域之前,我们的一些自主品牌,已经在朝着新能源车的方向突围,而且取得了不错的可圈可点的成绩,。作为最大的政策获益者的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很有可能在上行压力加大的同时迎来又一个新的“黄金期”。

  不过,我最看好的不是跨越混合动力去直接发展纯电动车的“弯道超车”,不是走捷径,搞投机,而是我们汽车人在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对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定义应该有一个全新的解读。

  文/《汽车人》社长 李苗苗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