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

  摘要: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越演越烈,出现了学生在校期间外出打工赚钱的现象,进而影响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也暴露出高校日常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本文在阐述高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为了使大学生更好的走入社会,顺利就业,阐述了在以人为本理念下对高校学生进行管理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学生管理,方法

  据权威部门调查显示,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存在校外打工做兼职的现象非常普遍,为了赚取金钱,出现逃课、让人替课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也不利于学生毕业后从事该专业领域的工作,更不利于国家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可见,在高校的日常学生管理中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和漏洞。缺乏对学生人生职业规划的专业指导,没有很好的辅助学生进行课外社会实践,管理不完善,致使学生出现扭曲的金钱观。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高校管理者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学生的情况适时组织勤工助学、校外实习来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夯实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定期开展就业指导专业培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及职业人生规划设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立足本专业的知识,努力学习,挖掘自身内在的潜能,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一、目前高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外出打工做兼职现象普遍,忽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

  目前大学生外出打工做兼职现象非常普遍,有的做销售,有的做家教,有的做发单员等低端的兼职,来赚取生活费。多数是由于受到大学生不好就业的思想的影响,使得很多学生刚刚进入大学就萌生了赚钱的思想,以便为走上社会做准备,根本没有心思学好专业知识。进而出现逃课、让人替代上课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加之,学校在学生管理上不够完善,存在疏漏,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不够完善,造成学生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严重影响了学校对大学生的管理。

  2.高校看中就业率,学生就业“含水量”高

  面临毕业的大学生,为了尽快走上社会,自己独立,在没有毕业前的时候就开始到处找工作。经历工作难找的社会洗礼后,自信心受打击,便对工作没有质量要求,就业层次低,工作技术含量低。高校没有对学生的就业去向进行有效的把关,忽视学生就业的质量,只看就业人数。管理中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从学生的主体角度出发,损害学生的就业积极性。使得学生没有归属感、安全感,以至于学生有时候不配合学校的管理工作。

  二、野以人为本野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法

  “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尊重人的本质并尊重人的特性。就是要从学生的主体角度出发,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学生服务。

  (一)学校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杜绝“一刀切”的做法

  学校的管理者从始至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多和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和语言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波动和行为意识。通过组建学生干部和发展党员来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了解学生的动态,以便制定相应的措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二)完善制度,定期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课程培训

  为了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就业观,学校本着以学生为主的思想,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及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聘请社会上优秀的企业家或是白领高端人才来学校进行职业人生规划的演讲,发挥典范的效应,使大学生在思想上正确认识自己,合理的规划自己人生,以便更好的走入社会。

  (三)在校期间,学生通过勤工俭学和校外实习来积累社会经验,奠定基础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走上社会,学校应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适时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并总结经验,在走上社会之前就进行了专业技术的积累,以便更好的走入社会。此外,还可通过组织校内的勤工俭学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取回报。也避免了学生利用上课时间去校外打工,而且还不安全的现象。规范学生做兼职的相关制度,给学生打造一个和谐安全的环境。

  (四)学校千方百计联系就业单位,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学校应通过各种方式,吸引社会的企事业单位来学校进行人才的筛选和聘用,组织双选会或校方推荐,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学校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以学生的就业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的想法,增加学生的就业就会。

  三、结束语

  总之,对于学生而言,学好专业知识是根本,培养全方面的发展是目标,更好适应社会走入社会是结果。这就要求学校的管理者要与时俱进,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深刻领会“以人为本”的精髓,并运用到学校的管理实践当中。不断的探索和总结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经验,为国家培养所需要的人才而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制度、变换理念,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促进高校大学生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庸昌.浅析野以人为本冶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河南工业大学学报[J].2009,(12):141-143.

  [2]彭丽芳.基于野以人为本冶理念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现代教育管理[J].2014(4):280.

  文/张扬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