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思想品德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研究,分析了新课改后如何将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进行改进,希望能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质量提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案例教学法,初中,思想品德课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由于案例教学法非常注重学生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能力,所以它自身具有普通教学法所没有的特点:

  第一,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在进行案例教学时,一般教师会将一些社会中发生过的真实情景作为案例,这些案例都是学生经历过的社会现象。比如,教师可以选取闯红灯、或者非法经营作为案例实例。这不仅顺应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也与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吻合。而这些案例由于贴近生活,是学生日常所熟知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于受其案例的吸引,学习兴趣也有所加强。

  第二,教学过程的层次性。在进行案例教学时,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所以教师是将学生的兴趣放在核心位置,而进行课堂教学时大多数时间教师一般会选用一些层层递进的教学实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步步的推进从而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提高学生主动性的目的。

  第三,教学活动的创新性。进行案例教学就是为了在教学中能够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以调动,从而在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由于每个学生自身都具有可挖掘的创新思维意识,在进行案例教学法后,可以使学生的这种思维意识得到升华和迁移,最终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思维的灵活性得到锻炼。

  初中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的应用

  一、课前准备阶段

  在案例教学法应用过程中要想实现更好的效果,首先就要看课前准备工作是否能够顺利有效的进行,这也是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前提条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所不同,案例教学法更加注重教材的内容,在进行案例教学前学生必须对课本知识进行预习,只有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才能使案例教学达到目的,而好的课前准备要求教师首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作为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课前准备时应当搜集案例,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当主要选择一些日常生活中发生过的案例,或者就发生在身边的案例。这些案例不仅要是学生关注的热点,而且要与学生的生活更加贴近,教师也可以发动学生,让学生提供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教学案例。这样将这些案例引用到课堂中时,将能很好的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除此以外,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还应当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比如案例的内容,案例的全面性、真实性等等,教师在课前选择的案例好,在课堂中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从而使整个课堂的气氛得以调动。其次,在选择好案例后,教师应当在课前对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取出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只有这样在教学课堂中教师才能保证自己不会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并且保持自己在课堂中的地位和在学生中的威望。最后,教师应当将选择好的案例进行编排。例如,在授课时给学生设置一个小悬念,或者在某个情节上设入一些吸引学生的内容等。只有学生对案例产生了好奇心,才能将思想充分融入到课堂中,积极参与到寻找课堂问题的环节中去,这样案例教学才算达到了课堂优化的作用。

  另一方面,作为学生也应当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有做好了预习工作,在课堂中才能跟上教师的思维,与教师进行无阻碍的沟通,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的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这就要求在课前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获取一些相关的案例素材,教师可以提早的将课程中内容框架透露给学生,学生根据框架获取一些相关的案例,这样在学生的思维意识中就有了所要学习案例的答题情况,在课堂中老师只要稍微引导,学生就能很快进入角色。一旦学生获取了案例后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查看案例的解决方法,并且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素材对整个案例进行剖析,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而且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针对某些课程教学,课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由分组预习,这种预习方法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互相交流,这样集思广益学生通过吸收别的同学好的观点逐步提高自身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课堂应用

  案例教学的方法在课堂中应用时,教师首先应当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然后自然的引入案例,并且对案例进行初步的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将一些理论的知识分散开逐步融入到案例中,可以让学生在分析案例时就对理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样学生在无形中就可以对理论知识有一个整体的理解。接下来教师可以与案例结合引出理论知识,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单纯的讲解理论将会非常枯燥,教师应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理论知识的分析中。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案例和理论的情况去发现问题,找出并且提出自己所发现的问题,不同的学生将会提出不同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进而将总结出来的问题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这种方法不仅使问题的呈现过程更加灵活,而且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了课堂中,但是这个过程教师还应当注意两个方面问题。首先,教师要融入到学生中与学生交流,这样才能更有效的解决学生知识点理解的问题。其次,在学生提出和分析问题时,教师应当多指导和帮助学生,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学习方法。

  另外,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应当让学生用课堂讨论的形式去解决问题,例如,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在小组中将会产生不同的问题答案。这时教师再对每个小组产生的答案进行评论查优补劣,由于讨论时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老师在讲解时学生悉心听取,最终教学任务就可以在一个比较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每个学生都畅所欲言,案例教学法也达到了其目的。课堂的最后,教师可以对整节课程进行总结,例如教师在课堂结束后让学生写一份自评表,总结一下在本堂课程中自己的表现。自己提出的问题,收获的答案以及自己对这堂课程重点内容的总结。教师通过学生的自评表就可以了解学生课程的掌握情况。

  结束语

  新课改提出后,所有课程都开始注重素质教育。思想品德课程也不例外,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使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都充分的融入到的学习中,不仅学习的效果有所增强,而且学生学习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案例教学法的融入使整个初中的思想品德课程水平都有所加强,在未来案例教学法还将更好的投入到教学课堂中去。

  参考文献

  [1]张娴.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情感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1.

  [2]刘雪璞.情感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

  [3]杭霞.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J].中学时代,2013,21:40.

  文/陆双任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