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

  摘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点之一便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

  合作学习是一种社会型学习模式,致力于构建一种学习群体,通常以小组学习为主要形式。就是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改善传统的师生单向交流的方式,有助于构建全班教学、小组集体合作学习、学生个体学习的教学动态组织系统,通过师生、生生的多项互动交流,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既让每一个学生都表现自己的学习心得,也养成注意听取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以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然而,在实践操作中,合作学习往往浮于形式,造成耗时多、调控难、形式繁等弊端,师生对合作学习就缺少兴趣。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真实高效、操作简便的合作学习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做法。

  一、要更新合作学习的教育理念

  从中可以发现,《课程标准》提倡的是既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改变学生语文学习的方式,由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向以学生自己学习为主,要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师的角色,评价的方法、手段及内容也要变化。但有些教师还没有转变观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该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地方,还沿用传统的方法和方式进行教学,一堂课下来基本上仍是教师牵着学生走,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探究学习等理念,小组合作学习只是走过场。语文教育改革是一个整体,教学组织形式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只有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理念,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搞好小组合作学习。

  二、要构建适合合作学习的环境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气氛,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或精神上的鼓舞,把学生当作朋友和知己,多一些理解、鼓励、宽容,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活跃,探索热情就会更高涨,合作的欲望就会更强,课堂就会更加生气勃勃。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要使学生拥有充足、宽裕的发言、补充、更正和辩论的时间和空间,让各种不同程度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尽情地发挥。

  三、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有些问题是学生不善于合作,不知道怎样合作造成的,尤其是小学生缺乏从事合作学习所必须的有效技能,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①学会搜集资料。一般来说,合作学习的课题有一定难度,有时需要搜集一些资料。②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③学会讨论问题。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④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由于人的个性的差异,有些学习好的学生不愿意合作学习,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也有一些学生不愿意与他人交往。⑤建立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成员之间只有建立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才能以诚相待、荣辱与共,不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这对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也是有好处的。

  四、要学会合作学习的操作方法

  1.合作的内容要精选。

  小组合作学习一般需要5分钟以上,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占用的时间比较多。如果不精心选择合作的内容,那就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所以在确定小组合作内容时,我首先考虑的是,选择的内容学生之间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有不同的发现。这样,才能把学生的差异变成一种教学资源,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才会收到相互启发的功效。

  2.合作的规则要准确。

  任何一项活动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如果没有规则的制约,活动就会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为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序性、有效性,我总是事先帮助学生建立以下基本的规则。下面以小组讨论为例:①构建合作小组,合理分工,明确责任。在深入了解全班学生学习情况之后,根据接受知识和理解能力的不同,我将学生大体分为“快而准”、“快而不准”、“慢而准”、“慢而不准”四种类型。②遵循讨论程序,保证人人参与。讨论前,小组成员先要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讨论时,由小组长主持小组活动,按小组学习要求组织小组成员交流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补充,然后形成集体的意见,讨论结束后,由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作为小组的“代言人”,向全班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3.合作的过程要关注。

  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时必须学会倾听。“学会倾听”就是学会在与人交谈时,克服浮躁之气和轻慢之举,认真而仔细地听取别人的发言,不随便打断或插嘴。但是听也不能是敷衍,而应是发自内心的意会。只有认真倾听,才能将其他同学的意见与自己的理解作比较,并进行补充;只有认真倾听,才能综合归纳组员提出的不同意见,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4.合作的评价要合理。

  评价是为了达到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目的。教师应努力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使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发现别人的不足,反省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使每个学生都明确改进方向,促进学生更好地合作,从而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并且在评价的过程中应做到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侧重于学生间的互评;小组评价和个体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小组的评价,从而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

  总之,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它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指点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挖掘个体学习潜能,使他们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教师在新的课程理念下,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讲究合作学习的策略,优化合作学习的小组,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氛围,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我们的教学就能不断焕发出生命活力。

  文/王秀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