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基础造型教学的改革研究

  摘要:高校基础造型课程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基础教育课,在整个专业课程体恤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立足于工科工业设计专业特点的基础上,找出基础造型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从教学改革方面提出了如下建议和方案。

  关键词:工业设计,基础造型,教学改革,现状方案

  现代工业设计设计基础教学方向,一是科研,这关系形式美学运用的问题;二是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教学目的就是使观察敏感化,发展造型原理并使其规范化、现实化和形象化,从而最终理解造型的过程。将学生们由普通思想模式中解放出来,并向他们提供关于这方面的方法性与实干性的知识则是教学的目的。

  一、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基础造型课程的教学现状院

  现阶段,我国已经有近千所高校开办了招收理工类生源的工业设计专业,培养的人才目标是既要具有美学基本知识和形体塑造能力,同时又要具备一定的工程意识和技术理论基础!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工科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体系一般由技术与艺术两部分组成。

  工科工业设计专业的生源一般为零美术基础的理科高考生,逻辑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较强,发散思维和图形创意表达能力相对较弱!进入大学以后,素描和色彩的基础性课程通常会让工科学生产生畏难和困惑的情绪,学生对绘画课程的目的不明确,无法产生学习兴趣!在大一学年同时开设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与手绘基础课学习内容相距甚远,学生无法形成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也不能将学到的造型”透视“色彩等知识转化为审美素养学以致用!

  我校工科学生由于长期以来注重培养的是逻辑思维,因此养成了理性思维的方式,思考问题、思维构成都比较冷静、条理化。缺乏艺术学科所要求的形象思维方式,发散思维不够,求新求异的创新能力不强。并且由于相对缺乏的美学知识,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是欠缺的、不全面的,因此需要在入学之初开设设计素描、基础绘画类等造型基础课程,并随后开设造型技法表现类课程,以期能够达到通过手绘自如表现设计造型能力,提升美学修养,培养对产品造型的审美把握和训练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特别是造型技法表现类课程实质上承载着专业基础课与产品设计专业课程的所有内涵。它是工业设计交流的语言,是传递设计思想的工具。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表现技能,而实际应该是一们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对视觉形象的塑造与表现是全方位的、多角度的、动态的。因而它要求制作者必须具备全面的造型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取与基础造型教学息息相关,基础造型设计训练是获得这些能力的根本途径。

  然而,纵观目前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基础造型教学,可以发现基本是在延用经过某些局部改良的传统绘画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众所周知,传统绘画造型艺术基础素描在训练上多以对静态客观形态的写生再现为主要目的,表现的是客观形态的静态造型,它是一门以写实绘画作品为最终目标的平面绘画造型艺术的基础性学科,其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表现静态视觉形象的造型能力。相对于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造型表现形式,传统的静态写生再现的基础造型类素描、绘画、技法表现类教学模式,无论是在教学的内容上还是在教学的形式上己无法与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相适应。这导致工业设计专业的基础造型教学与专业教学严重脱节,使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无法在基础教学的训练中明确地、全面地、充分地获取与专业课教学中技能训练相对应的必备的造型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专业教学的顺利展开,影响了专业教学的质量。

  再者,三年的专科教学留给基础造型课程的教学课时相对于本科教学课时要少许多。因此,改变压缩饼干式的高校教学,将课程内容进行精简、筛选,做到求精不求全,也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如何调整、加强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基础造型教学,使它真正为专业教学奠定基础,是当前高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工业设计专业的基础造型设计敎学改革的方案院

  1.改变目前基础造型教学惯用传统的客观写实绘画造型教学,建立适合高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需要的单因素、平行式的基础造型教学体系,为改善与提升工业设计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与水平奠定基础。

  2.精简传统素描教学从石膏几何体——静物——石膏像——真人写生的高等院校的研究型基础绘画教学内容,确定符合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用型基础造型设计教学内容。

  3.利用与专业教学相对应的教学环境与教学场所,建立与专业教学相适应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形成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在教学形式上的自然过渡与转换,促使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在教学形式的高度融合与统一。

  4.将基础造型设计教学与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紧密结合,使基础造型设计教学平行地贯穿于整个工业设计专业教学过程,实现基础造型设计教学与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的无缝对接,最大限度地发挥基础课教学的效能。

  总之在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学习基础造型课程教育时,一方面,从教学方法上来说,在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需要多和学生沟通,而非单纯的知识传授。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需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氛围,让他们更多的是用眼睛去观察,真正用心去思考。尊重学生固有的思维模式,多欣赏,多鼓励,循序渐进地进行相关综合训练,逐步加入限制性的元素,打破他们的固有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出来,思维之花才能越开越灿烂。另一方面,从教学手段上来说,随着现代计算机科技的发展,使传统的一些技术性工作可由计算机来代替完成,我们可以从一些程式化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专注于创意构思。将基础造型课程同后期的专业课程专项训练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汤军.产品设计综合造型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8.1.

  [2]陈新生.工业设计表现快图技法与造型资料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8.1.

  [3]渊英冤格雷戈里著.姒一译.手绘的奇思妙想院49位设计师的创意速写簿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1.1.

  [4]林广远.新思维临摹院设计基础创意速写吉林院吉林美术出版社;2009.6.1.

  文/曹晓玲,蔺倞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