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境界

  摘要:我一直以我是一名老师为荣,因为我担负这培养祖国花朵的重任,这份工作给了我太多的感动,感恩,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让我更加热爱这份工作更加引以为荣!我会在这条路上坚定的走下去,我相信终会看到花开满路。

  关键词:道德,崇高,感动,奉献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在我成为一名教师之后才渐渐发现的。当周围的人听到我是一名中学教师的时候,差不多第一句话出口的都是,当老师好啊,收入不错,紧接着就是问我一个月能挣多少钱。每次面对这样的情况我都觉得很尴尬,不知该说些什么,能满足周围人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好奇心,而我自己似乎也在终日的忙碌中,无暇去思索这其中的奥妙。究竟为什么做老师,究竟怎么做老师,也成了我长久未解的难题。那日在学校的中学教育信息上有幸拜读了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杨启亮先生的《未来教育家的道德境界》一文,让我对老师这个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杨启亮先生的自述中,看到他有着相当不平凡的从教经历,一路从小学教师走来,一直到今天的博士生导师,相信这背后的故事也一定有许多的精彩,因此他独特的见解自是源于这样的经历。在杨先生看来,能成为教育家的人,首先必须成为一名平凡的教师。他说,做一个教育家如果心境太高可能不成家,说不定很平庸,如果一个教师看起来很平庸,很平常,说不定跟教育家有点关系,因为这里面有了一通教育的情怀,这个很重要。他还说,孔子之所以能成为教育家是因为他认为“有教无类”,陶行知之所以能成为教育家是因为他相信爱满天下。

  看到这些,我的心底也不免有一些丝丝触动,常常听人说要用爱来做教育,而对学生最好的教育也就是爱他。这让我们不禁想到班里的一个成绩很差的孩子,他的反应总是比别人慢很多,常常一次默写,别人用了十分钟,他却一节课都无法完成,对此我也着实苦恼了一阵子,和他妈妈通过电话后才得知,他是因为出生时的一场大病导致了今天的这种状态。为此,我也做了一些调整,我们约定每次默写时即使写不完也要交卷,这是维护他在同学心中的形象,等到中午时再来找我继续默写,我没想到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却给他带来了莫大的自信。最初我只是觉得这个孩子很可怜,今天才明白,孩子的可怜也许是因为感受到的爱太少,他似乎已习惯被忽视,习惯被放弃,因此哪怕是我们看来很小的举动,在他看来也成为上天最美的眷顾。这样的事情想来总让人心中微微有些酸楚,这也让我知道了自己又多重要,我的爱对学生有多重要。正如杨先生所说,有博大的心胸和大悲大爱的心才是一个教育家应有的境界。

  在杨先生提出的教育家的境界中,还有一种是需要我们拿出坚韧的品质,和高度的责任心的。他说有一位老师,在他从教的30多年里,从没因为任何事耽误工作,哪怕是他的孩子出车祸,他也是坚持着先把课上完。这可能就是我们所说的奉献精神,可是奉献的人却不这么认为,在这名老师眼中,他只不过是在做着最普通不过的一件事,而他终身也未能成为一名教育家,可他却值得所有人去敬仰。

  看到这些,我突然不再迷惑,无论是现实中的世俗眼光,还是心底里的理想境界,都不能成为我追求的标准,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一名教师,而我今后要做的事情也许和以前的也没有任何区别,从早到晚的忙碌中唯一不同的是心境,这是一种爱的心境,更是一种奉献的心境,当我把这两种心境相融合的时候,那也将是我最幸福的时候。当有人再问起我收入的问题时,我也将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作为教师我是快乐的,而这种快乐无价。

  文/胡彩霞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