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课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

  摘要:通过对入校新生的观察和统计,对体育课堂教学尝试改革,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以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未来职业储备充足的体能,为健康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培养兴趣,养成习惯,健康工作

  近年来,由中专学校合并升级而成的综合性高职院校,在全国为数不少,我校亦属此类。通过近几年的观察和体测统计,入学新生身体体质普遍较差,对体育的认知水平偏低,对体育活动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不高,对教学计划要求的有一定运动量、有一定难度的项目和教学内容不适应,也无热情,不主动参与,得过且过,比较懒散,体育课效果不理想。

  以我担任的护理专业班体育课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组织难度比以前增加,总感觉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细分析其原因,既有主观又有客观多方面,如教学对象与目标变化的客观实际。针对这种现状,我就尝试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进行一些教学改革,探索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热情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体育健身的意识和自觉性的一些方法。

  一、更新观念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大胆创新,开展符合学生未来职业需求的体育教学,培养和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主动性、积极性。高职体育课开设时间短,教学任务多,我认为首要任务就是更新体育教学观念,增强学生体育意识,改变学生重视在校,轻视以后;重视课堂而轻视课外的身体锻炼。现阶段高职学生普遍把体育课仅作为一门副课来看待,认为只要考试及格不影响毕业就行,轻视以致忽视体育课,从而脱离了体育作为强身健体的根本主旨。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也不能只注重学生在校期间学到一些技能和技巧,而应结合学生未来职业需求,在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教育、身体锻炼及其效果的同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主动性、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将体育锻炼贯穿整个职业生涯,以致终生。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也符合高职院校学生实际。“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快乐一辈子。”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坚持不懈地,独立自主地进行体育锻炼,终身受益于体育锻炼获得的能力储备,以适应社会工作、生活的需要。

  二、广泛地了解学生的兴趣,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通过观察、谈话、问卷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掌握学生所想所需,通过灵活变换教法手段和练习形式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首先使学生喜爱体育课。其次,使教学内容丰富多样,以便尽可能满足学生不同兴趣,进而培养和巩固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教学,在每次课中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项并分组练习。这种做法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体育潜力,因而可有效地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的形成与发展。第三,教学中,也要重视体育理论教学,如体育理论、运动生理、运动医学、保健知识、竞赛规则、裁判法规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用科学的理论知识丰富学生的头脑,使学生能独立地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设计创造出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定期举办一些体育知识讲座,以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内容可包括:奥运史、亚运史、中外体育发展史;各单项的演变过程;各项比赛的规则和裁判法;运动训练中的医务监督;体育锻炼的自我保护;组织收看高水平的比赛。

  三、调整教学内容袁有的放矢

  目前高职各专业没有专用的体育教材,通用教材的编写,又缺乏较强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几乎全是竞技运动的项目,这些内容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一直都在学习,到了高职,还学这些东西,自然会兴趣索然,出现消极怠练、甚至逃课的现象。

  高职院校的学生,专业已经定向,而且他们中绝大多数将来所从事工作也是比较辛苦,单调的,且对他们身体的局部或整体伤害还是比较大的,他们需要有效的体育运动项目,来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以减轻工作给他们造成的伤害。如护理专业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就必须考虑女生身体发育特点以及未来工作需要,要既有利于学生锻炼身体、健康成长的需要,又有利于她们未来快乐工作、预防职业病的需要。可以安排一些练习快速反应、动作协调性、集中注意力和培养观察视野的运动项目。同时,结合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培养,使学生掌握从事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把坚持科学长久地锻炼,提升到思想的高度。

  四、灵活掌握袁变更考核与评价方式

  长期以来高职体育教学基本上是竞技体育项目的教学,在教材内容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学生成绩的评定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当前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材形式单调,枯燥无味,考核标准太高、太难,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发展学生个性考虑较少,这也是影响学生体育兴趣和积极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而,在教学中还必须改变以往的以运动技术为核心枯燥单调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变的,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各种教学要求应使学生只要通过努力就能达到,也可以降低某项练习的标准和要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在评价的内容方面,针对体育课程的特点,不但重视对体能、运动知识和技能的评价,而且重视对学习态度、情感表现和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的评价。特别是在运动技能的评价内容方面,允许学生有一定的选择权。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度、掌握应用情况、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课堂评价;在评价的方法方面,体育课程强调评价方法多样性,如平时(考勤)、理论测验、技能评定等;以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学中的表现为中心,突出考核的激励机制,把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结合起来。同一考核可设不同项目,也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考核项目,学生通过努力学习,既可以发展特长、提高兴趣,又可以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与理想的考核成绩。

  五、开展丰富多样的课余体育活动袁实现课内外一体化

  现在的高职学生身体技能、素质普遍较低,仅仅通过一堂体育课很难达到健身的目的,不仅需要课堂教学,还必须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锻炼、活动、竞赛才能实现。因地制宜地开展体育课外活动、社团活动,如鼓励学生参加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活动例如:跳绳、毽球、沙包、航模、创新呼啦圈、有氧健身操、健美舞、团队舞、自行车、轮滑等,都将是帮助学生增强素质、获得技能、完善自我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野宝职院近几年体育教学现状教研分析冶资料遥

  [2]高玉莲袁周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与未来职业需求相结合叶职业与教育.2006.6

  [3]卢俊.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探讨.叶南京体育学院学报曳(自然科学版),2005.9

  [4]刘玉彬.浅谈职专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叶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曳2006.3.

  文/张引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