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我国小学教学管理的启发研究

  摘要:人本主义心理学于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作为杰出代表的罗杰斯提出每个人天生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潜能,他的这一观念被其充分运用在了教育和教学的实践中。我国目前的小学教育大多还是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教育模式使得小学生的创造力、个性等受到了很大的扼制,其自我实现的潜能更加受到了阻碍。罗杰斯的观念对于我国当下的小学教学无疑颇有启发意义。罗杰斯指出,学生才是学校和教学的中心。师生关系应是平等的、真诚的,教师能够接纳和理解学生,能够给予学生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大多数意义学习是从做中学的,因此罗杰斯的课堂是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罗杰斯主张学生自主评价,由学生自己制定评价标准,并实际执行评价。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学,教师,小学生

  人本主义心理学于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70~80年代迅速发展,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学派强调人的积极。面,如其早期杰出的代表人物马斯洛认为,人天生具有创造、好奇、求知、关心别人、爱和被爱、不断成长、自我实现等特征。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观被视为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之一,自它诞生以来,深远影响了美国乃至全世界的教育教学的改革。作为人本学派的杰出代表和将人本主义心理学应用于教学的领军人物,罗杰斯提出每个人天生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潜能,他的这一观念被其充分运用和体现在他的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操作中,同时罗杰斯也积极的发展其教学观,运用在了教育和教学的实践中。

  小学阶段的启蒙教育是人生知识阶梯的第一阶,它对学生智力、创造力、个性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至关重要。而我国目前的小学教育大多还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发布命令,学生盲目服从。这种教育模式使得小学生的创造力、个性等受到了很大的扼制,其自我实现的潜能更加受到了阻碍。罗杰斯提出教师应该相信学生具备自我实现的倾向,学生们首先被相信,才会真的发挥出这样的潜能。如果学生能真实的接触生活的问题,他就会愿意学习、想要成长、寻求发现、希望掌握、渴望创造。他主张教师应该在授课过程中做到真诚坦诚、共情;“学生的学”应是由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进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老师的教”仅是提供一切学习的资源,而并非“非此不可”。罗杰斯的这些观念对于我国当下的小学教学无疑颇有启发意义。

  一、以学生为中心

  在传统的观念里,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是权力的拥有者、而学生是服从者。罗杰斯指出,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学生才是学校和教学的中心。教师的角色应是“学习的促进者”,而并非单向的传递知识。

  以学生为中心意味着,小学的课堂气氛首先需要是民主的、开放的、自由的。教师并非是唯一正确答案的掌握者,学生可以自由的提出疑问、阐述其观点。而只有教师充分的相信学生,相信他们具备足够的潜能,充分的尊重学生,学生才能从过去拘谨的课堂里解放出来,自由的展示自己、发表观点。相对高层次的学生而言,一旦教师改变了,小学生改变的速度其实是很快的。

  其次,教师应注重学生自主性的发展。传统的教学观念,学生是被命令、被要求学习,这反而使得学生越来越缺乏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尝试多鼓励学生自主管理,或者由学生自主分组、自主选择管理者、甚至制定管理规则。

  二、师生关系

  罗杰斯非常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这几乎可以说是人本主义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在罗杰斯看来,师生关系应是平等的、真诚的,教师能够接纳和理解学生,能够给予学生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传统的师生关系明显是不平等的,尤其在小学阶段,我们习惯性的将小学生看待为低于成年人的。而罗杰斯要求教师平等的对待学生,平等不仅意味着师生平等,还意味着要平等的对待所有学生、无论任何学生一视同仁。所谓无条件积极关注即是无论学生怎样,成绩差还是好,表现优秀还是品行不佳,都要给予积极的关注、肯定、鼓励等。诸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尤其小学阶段的学生出现各种学习或品行问题时,往往与家庭的变化有关,因此教师应该对关心学生,对于学生多给予接纳和理解。同时,教师要能够真实的面对自己,并对学生开放自己。

  三、意义学习

  罗杰斯提出了意义学习的概念。他指出,教育工作者感兴趣的应该是那些能发挥功能的、具有实际效用的、能浸透学生本人及其行动的学习。而大多数意义学习是从做中学的,学生在切身体验中学会解决问题,这是促进学习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因此罗杰斯的课堂是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教师要创设一个“真实问题”,当学生面对一个真实的问题时,会有更高的积极性,试图去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尽可能提供与问题相关的资源,学生进行自由的讨论和学习。教师可以提供自己的经验,但只是参考,不是标准答案。

  针对小学生的智力特点,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各组分配与问题相关的不同任务。教师提供给学生丰富的网络资源、图书资源,也可以帮助学生请教具备相关知识的家人。

  四、评价体系

  罗杰斯认为,学习是个人的事情,不应由教师根据自己的外部标准而设。罗杰斯主张现有的考试应该取消。评价是为了促进学习,传统的评价方式既不能制定科学的评量标准,更无法由此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负责。

  罗杰斯主张学生自主评价,由学生自己制定评价标准,并实际执行评价。自评学习结果可以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可能会有人认为小学生尚不具备自主评价的能力,实际上,正是我们长久以来对于小学生的这种不信任,反而使得他们本自具备的独立思考能力减弱了。对于小学生自主评价的实施,老师需要多引导多启发,适当调整难度。

  参考文献

  [1]吴增芥.谈人本主义心理学和教学思想.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2.4

  [2]张桃梅.略论人本主义心理学野学生为中心冶的教育思想袁西北师大学报,1989.4

  [3]詹茂光.人本主义心理学对高职教育的启示.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

  [4]王红时,朱焕桃.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

  [5]车文博著.人本主义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6

  [6]赵同森编著.解读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6

  [7]渊美冤马斯洛著,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

  文/赵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