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团形式开展高中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

  摘要:近年来,体育社团作为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中一种新型的体育组织形式,它形成了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之间的纽带,在促进校园文化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体育社团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关键词: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社团,研究

  1 前言

  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体育课、体育教学的补充,而且是学生余暇生活的放松。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可以增加体育锻炼时间,巩固、发展运动技能,挖掘潜能,展示特长,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可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可以使一天处于紧张学习之中的大脑得到充分的放松,巩固和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成果。为了更好落实“阳光体育”工程,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切实落实让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工作目标,学校应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以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及促进学校体育发展。

  2 我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

  由于高中学校教学中存在偏文化知识严重,学校大课间活动时间常常被占用于文化课的学习,导致学生学业任务加重,致使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机会减少,加上学生的主观因素的影响,把全部时间用于学习上,学生缺乏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因为场地、器材不足,设置内容不够丰富,这也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而且男生与女生喜欢的项目也不同,学生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有明显的性别特征。男生大多倾向于从事运动强度较大、对抗性较强且有竞争性的项目,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女生则大多喜欢运动强度较小,柔韧性、趣味性较强,且对抗性不太激烈、并富有一定娱乐性的运动项目,如健美操、瑜伽等。

  3 影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原因

  3.1 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校以升学率为中心,老师、家长重智轻体,学生课业比较重,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得不到保障。学习负担重、对体育活动重视程度不够已成为学生不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为了考试,许多学生不得不放弃课外活动的时间。

  3.2 体育场馆及设施建设滞后。

  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是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现在许多学校学生人数较多,体育活动场地少,器材严重不足。器材的严重不足是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客观因素。目前体育场地大多局限于传统的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和单双杠等项目方面,缺少健身房等休闲体育项目活动场所。由于体育场馆和设施的制约,学生的需求得不到应有的满足,以至影响和限制了学生活动兴趣的发挥,因此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3.3 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单一。

  课外体育活动中的项目太单调是导致学生不喜欢上课外体育活动课的最主要原因。有的学校只开设传统的体育项目,比如跑操、广播操、篮球等,这不利于学生兴趣的调动。

  3.4 课外体育活动缺少组织与指导。

  课余体育活动是自由度较大的活动,有些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没有统一管理,没有体育教师指导,学生参与自由活动缺乏引导,都是由学校、班主任安排一些简单的体育锻炼如跑步、做操等,学生大多数处于被动的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忽视了自身的特点和需要,导致了学生自愿性不高,制约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影响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学习负担重、没有时间,其次是缺乏场地、器材设施,这两点严重制约了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4.1.2 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和时间不足,教育部规定在校学生每天应参加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我校学生每天参加体育活动时间远远未达到规定标准。女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明显低于男生,而且每次的运动量较小,达不到最佳的锻炼效果。

  4.1.3 男女生之间在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选择上也有明显的差异,活动量大,对抗性强的项目深受男生青睐,运动量小,有一定健身娱乐性质的球类及健身项目是女生的首选。

  4.1.4 高中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的选择上,运动项目比较单一。

  4.1.5 大多数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还是比较喜欢的,而且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比较明确。很多学生希望课外体育活动能按项目并以社团的形式进行,以促进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确保学生能够每天锻炼一小时。

  4.2 建议

  4.2.1 学校应该重视课外体育活动,把其作为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有计划有组织的加以实施。体育场地和器材是顺利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学校应改善运动场地,安排好时间和提供必要的场地、器材、设备,加强学校场地、器材的建设管理和合理利用,同时鼓励学生自带常用器材,从而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效性。

  4.2.2 学校可以以社团形式开展课外体育兴趣小组,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爱好,有选择的参加,配备专业的老师进行监督和指导,让课外体育活动真正成为展示学生体育技能的舞台。

  4.2.3 应完善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形式,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培养个人自信心适时举办校内各项体育比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体验运动的魅力,增强集体凝聚力,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

  4.2.4 可以按照学生的意愿开设分项目以社团的形式出现的课外体育活动,可分别开设一些男女生喜欢的活动项目,尽量满足更多学生的需要,提高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使参加者更广泛,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和使用好学生体育骨干,使他们在体育组织中发挥积极作用。4.2.5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对学生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所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修养,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来,提高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田凯.对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咱J暂援湖北体育科技.2009.(2).

  [2]王艳;张建新.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管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J].体育科研;2005.6.

  [3]闻扬,杜力萍.体育社团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的作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4,2

  [4]黎明.大学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袁2005,2

  [5]陈华东,钞飞侠.论体育社团在高校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1.

  文/唐云霞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