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长专业素质与学校发展的关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有怎样的校长,就有怎样的学校”,正像有人说“选好了一位校长,就等于办好了一所学校”。这句话道出了校长与学校兴衰的关系。现实中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个濒临倒闭的学校只因为换了一个好校长,学校短短几年就一跃成为特色鲜明的好学校;反之,一个原本基础不错的好学校也只因为换了一个站位不高的校长,学校从此也就平庸无奇,甚至走了下坡路,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所以,校长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高度。如果一个校长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做为学校追求的办学目标,他就会在学校内真正全面落实实施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做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就会把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张扬学生的个性做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前进方向。从而就会努力让整个学校形成“讲学习、善研究、爱交流”的良好学习氛围,学校也因此才能得到健康长足发展。

  一、校长较强的法律意识袁是办好学校的保障

  学校管理要体现科学化、制度化、法制化,管理要规范,各项工作安排要合理,这就要求学校要制定有法律依据的办学章程、各项规章制度及教师量化考核细则,以此来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要求教师参与到学校管理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这就要求校长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用法律来规范办学行为,努力做到依法执教。在师生中形成较强的法律意识,以法治校,不仅能保证学校更好的发展,更能保证校长的管理科学得法。

  二、校长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袁是创建品牌学校的基础

  教育在不断的发展,教育观念、办学体制、育人模式、课程设置和道德教育都在不断地改革与探索。这就要求校长必须以敏锐的战略眼光、锐意改革的精神,主动应对挑战,创建富有特色的品牌学校,使自己承担起“教育改革者”的角色。这需要校长要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并把这种理念与思想内化为具体的教师认同的观念,形成具体的可操作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办出自己学校的特色。

  校长要树立大教育观,站在教育发展的前沿,思考学校发展的方向,设立学校发展的远大目标——制定一个长远的学校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的梯队形成如何保证学校发展后劲,教育设施、教学仪器更新配备怎样逐步满足课堂教学发展需求,学校特色建设活动分阶段目标都有哪些,科研工作推动学校发展要分几步走等各方面工作要全面规划。

  校长要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引导教师发展,带领教师走向成功,成为教书育人的模范。这就要求校长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不断构筑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样在工作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得心应手,才能成为内行校长。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统领学校的各项工作。要想让学校不断地向前发展,校长要提高管理能力,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榜样的力量来影响和带领教师发展,教会教师驾驭班级管理的智慧,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努力成为一名有所作为的名校长。

  校长在具备专业能力的同时,不仅要懂得管理,还要善于管理。校长的管理理念确立的合理,不仅学校的各项工作开展的井然有序,教师的教育观念也能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学校就会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学生。做校长工作看上去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学校的发展建设与校长的教育理念有着直接的关系。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应是教师之师,校长所谓的会管理就是会“经营”人心。善于发现人才,正确地使用人才,形成一个良好的学校管理体制,这个管理体制包括用崇高的理想激励人才,用宏大的事业凝聚人才,用深厚的感情留住人才。校长管理学校除了人性化管理,还要靠规章制度做保障,努力造就“无为而治”的理想管理境界。校长不仅要求教师认真完成教育教学工作,而且要在能力与品德素质上成为学生乃至社会的“形象者”。通过教师的言行与服务意识去影响学生的一生,要想让教师做到这一点,校长更应该是教师的引导者,校长的领导不在于如何去“管人”,而在与如何去影响人,校长的职责应该定位在“引导”和“指导”上,以此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和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校长的校园文化意识袁是学校管理的追求目标

  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和谐建设的需要,更是提高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我们学校为了达到“无为而治”的效果,一直十分重视学校的文化建设,让文化建设引领学校发展,打造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特色学校成为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方向。学校在文化构建中首先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健康人文的氛围,学校确立了“树德、修艺、崇学、尚文”的校园主题文化。每个楼层设计了不同内容的德育主题教育文化,张扬一种振奋人心、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精神。让全校师生在浓厚的校园文化力量的感召下,形成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其次学校积极倡导服务文化。校长把教师的发展,学生成长当做是学校发展的一份责任,教师把培养学生当成是责无旁贷的义务,这也是一种文化的引领。如果学校缺失了文化就会把孩子带到一个抽象片面甚至虚假的地带。学校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师生能够在心中建立和尊重一套共同的行为秩序。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规矩,也难成方圆”。制度的背后是文化,文化在制度管不到的地方起着作用。好校长的工作重点就是在学校内努力打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弘扬正能量,让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潜能,学校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

  文/刘海峰,王乐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