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团总支建设的若干思考

  高职院校的团总支作为高校党组织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高校团员青年根本利益的代表和维护者,是高校团员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一支重要力量,是高校党组织联系青年学生的纽带和桥梁。团总支的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专业人才培养为中心,创造性地开展团学工作。针对新时代高职院校团总支建设的特点,本文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探索团总支工作:

  一、坚定不移狠抓政治思想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工作中一项基础性、根本性教育工程。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先行,要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大学教育全过程。团总支工作要使广大青年学生掌握社会发展规律,认清国家、个人前途命运,明确自身的责任使命,确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力争成为影响全体青年学生积极进步的正能量,把广大青年的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党的先进理论贯彻落实到共青团工作的各个方面,保证共青团的先进性、正确性和战斗力。

  二、持续关注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工作

  共青团是由先进青年组成的优秀群众性组织。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建设,既是学院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共青团组织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团干部是团总支的灵魂,选拔一批精干的团干部,是共青团的工作顺利高效地开展的基本前提。

  团总支必须通过合理的干部选拔、管理体系,实现学生干部的常态化、动态化管理,不断完善优化干部考察、考核平台,能及时掌握掌握学生干部的思想意识和学习、生活状态。团总支要通过组织团课,举办学生干部培训班,充分利用团组织生活这一系列自我教育和理论学习的重要载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组织生活,提高组织生活质量水平,才能使组织生活从根本上起到提升团员思想水平的作用。真正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的头脑,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拓宽服务境界,为广大青年学子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具体进步完善现有各项管理制度,以学生干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为考核点,严格规范学生干部日常行为准则。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使学生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落实到位,使退出机制、一票否决等重要决策顺利实施开展。充分利用学院的绩效考核体系结合科学、适当地修改来过渡、落实到对学生干部的考核中,要全面体现出科学、合理、创新的考核要求。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整体考核,加强对学生团干部工作绩效考核,个人素质考核及考核意见反馈等工作,尽快形成学生考核管理平台。及时向学生干部指出不足,不断优化学生干部队伍。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有利于增强学生干部战斗力和责任心;最终有利于团总支、学生会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及优化。培养学生团干部较高的思想觉悟和过硬的政治素质,为系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调整教育重心奠定了基石。再次强调要先从学生干部入手抓思想政治建设,以当今热门时政话题开展学生干部培训交流,积极引导学生干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由学生干部这支先锋队作为典范向普通学生进行说教更具说服力,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导向更明确、使教育效果更显著。

  三、系风尧学风建设一脉相承

  系风、学风建设不容忽视。随着高校的扩招,精英教育模式早已不复存在,加之各种娱乐休闲场所等竞相在校园周围开设,使得那些原本自我控制意志力比较弱的学生放松了学习,系风、学风建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团总支将继续在狠抓学风建设上下工夫,通过召开各种、各级会议和活动,传达学院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号召全体学生干部带头树立以发奋学习为荣、以不学无术为耻的荣辱观,要以身作则,当好表率;统一思想,强化系风、学风建设。

  以学生活动为基础,社团辅助为契机,开展青年学生专业成才活动。依我院实情,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巩固学生专业知识,激发学生创造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宗旨,开展了一系列特色专题活动,积极引导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这样不仅促进了系风、学风,振奋了精神,也扩大了影响、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名校名牌战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推动共青团事业的不断发展。

  文/黄大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