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007级与2011级高职日语精读课程的异同

  摘要:工作八年以来,笔者系统的教完已毕业的2007级商务语日班的日语精读课程,现任的2011级商务日语班日语精读课程已进入四年级教学阶段。因此,以两个班级在二三年级的高中日语教材为基础,通过教材分析、教师教学、班级情况及学生的接受能力等方面做简要的分析对比。

  关键词:课程,日语教材,分析

  课程设置方面,高职日语精读一年级上初中日语课程,二、三年级上高中日语课程,四年级上高级日语课程,五年级去企业实习。语言是不断更新发展的,这两轮精读课程,虽然都是二、三年级,但不在一个时间段,变化是相当大的,无论是教师水平,教材,还是班级学生情况等都是不同的。但是学生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单词数量、语法数量、等级水平是基本一致的。

  一、教材分析

  07级学生用的教科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日语》1-3册(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3年审查通过),下面简称03版。11级学生所用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日语》1-7册(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7年初审通过),下面简称07版;两个版本的主编都是唐磊,副主编有三个没变,日方编委变化较大,没有相同的人。两个版本均有教师教学用书。

  03版教材的总体结构:共分为三册,每册结构基本相同。由相关课文彩图、前言、书本内容与结构、目次、正文、附录、日语歌组成。三册正文部分均包括4个单元,第一册每个单元由5课组成。第二册每个单元由4课组成。第三册每个单元由3课组成。每课包括课文、会话、解说、练习和专栏。每个单元后设单元小结和综合练习。综合练习分为听、说、读、写四个部分。附录包括阅读课文、词汇表、日语汉字表、助词一览表、句型一览表、日常交际用语一览表和两首日本歌曲。

  07版教材共分7册,由主要内容、学习内容一览、学习能力アップ、正文、学習の振り返り、附录组成。

  正文部分,7册教材每册5课,共35课。每课包括目标、插图导入页面、ステップ1、ステップ2、やってみよう、言葉の広場、文法項目、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表現、练习。目标、导入部分由插图、想一想组成,方便老师进入课堂导入;ステップ1包括课文话题听、说、读、写,形式丰富多样、图文并茂;ステップ2主要由引申的课文话题读、写、说为主;やってみよう主要是分两个主题进行实际操作演练部分;言葉の広場是提供该课话题相关的词汇,以各种不同的图文方式呈现,方便学生记忆单词,增加词汇量;文法項目是对语法部分进行详细的解说与例句;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表現由两部分组成。

  对比起来,03版教材比较单一与刻板,备课量较大,每课都是完整的课文、会话、语法、练习。按部就班,需要教师多考虑,多查资料。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07版是03版教材的改进与升级。在运用教材时无论从课堂导入,教学过程,还是练习方面来看,07版都更胜一筹,导入页面设置部分能引导教师运用并进入课堂导入,教学过程能通过听说读写译各方面锻炼学生综合能力,注重实际操作与演练,学生学习起来相对轻松。03版总共48课,07版总共35课。两个版本中有14个话题是一样的。要求均是到2年级达到日语能力测试四级水平,三年级达到日语能力测试三级水平。

  二、教师教学

  无论是哪一级学生,到二年级学习,多会进入日语学习的瓶颈期,学习日语的同学都知道这个说法:“英语学习是哭着进去,笑着出来;日语学习是笑着进去,哭着出来。”这一阶段无论是词汇、还是语法、阅读等,难度加大。特别是词汇量、语法难度的增加,让学生适应不了。

  07年刚进校工作,有着新进教师的热情与闯劲,那时和07级学生年龄相差小,不做班主任,很快和学生打成一片,良师益友型,学生有什么事情都愿意和我交流与沟通,有利于教学工作的进行。唯一不足的是缺乏教学工作经验,在备课方面,花的时间较长,有时也达不到意想的效果。再者03版的教材比较单一与刻板,备课量比较大,如何把课上的有趣,使枯燥的语法单词更容易的让学生理解,让学生对日语学习感兴趣,是我那时最重视的。

  在带11级学生日语精读课时,有了近五年的工作经历,相对比较理性,备课轻松、07版教材渗透了听说读写译各方面内容,注重实际操作与演练,学生学习起来相对轻松。同时在学生中比较有威信,教学在既轻松又严厉的氛围中进行着,一方面学生乐于学习,另一方面严格的要求让学生有压力与动力去学习,无论是处于主动还是被动。

  三、班级情况及学生的接受能力

  07商务日语班在二、三年级时有三个班,本班一共38人,学生比较多,学习语言的氛围浓烈,容易形成良性竞争。在接受能力上比较强,同时自觉主动的学生相对较多,教师和学生年龄相差小,共同语言比较多,交流的也比较多。在三年级结束时过日语能力测试3级的有10人,二级的1人;现在的11级商务日语班就一个班16个人,学生人数少,有小班教学的优势,能兼顾到每个学生。但是学习氛围没那么浓烈,学生的学习欲望不够强烈,自主主动的学生不多,能主动单独问问题的学生更少,教师和学生的代沟比较大。在三年级结束时过日语能力测试3级的有4人,二级的1人。

  无论何种教材,时间、地点人物不同,所生成的结果也是不同的。重点是教师通过对比,能够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让课上的更有效有趣,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自主。

  参考文献:

  [1](日语)第一册-第三册(2003)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

  [2](日语)1-7册(2007)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文/范秋鹤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