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教育环境下对大学生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

  摘要:新时代的大学校园中,大学生是大学的基本组成单元,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学生的一个重要载体,班级文化的发展程度是班集体能否健康成长的一个衡量标准。同时班级文化是班级形成强大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载体,是班级整体精神风貌的体现,是一个班集体的灵魂所在,每一个班级都应该有其特有的一种风格。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对启迪学生的思想,陶冶个性,激发情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教育环境,大学生,班级文化

  大学的班级文化是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文化环境。一种好的、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可以教育学生、规范班级成员的行为、激发成员的积极性,实现大学班级“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自觉实践”的管理模式。我认为大学生班级文化的建设可主要分为班级制度建设、班级精神文明建设和班级物质环境建设。

  一、班级制度建设

  班级各项制度的建立、完善与创新是构建和谐班级、凝聚班级人心的根本保证。要按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相关规定,依据学生特点和班级人员构成的状况,建立并完善班风建设制度、班级管理制度等班级制度。如:

  (1)建立班级口号、班级形象、班徽、班歌等班级制度文化,建立健全的班级制度,包括班级公约、奖惩制度、值日生制度等等,以此约束学生的言行。

  (2)建立班级自主管理模式,推行大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自觉实践”的管理模式,逐步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职务,担任能发挥作用和自我满意的角色。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掌握科学研究及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在班级中形成探索与研究问题的良好的探究与学习的氛围。

  (3)通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更快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并在学习与集体活动中建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培养合作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4)利用周末读报,主题班会课等,使学生了解校内外的新闻事件,对自己的大学和身处的社会环境不断的加深了解。

  二、班级精神文明建设

  1、班级基础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基础精神文明对大学生而言,主要是指学生的校园公德和校园文明礼仪等精神文明因素,其内容涉及大学生的语言、行为、衣着、环境、秩序等,要求大学生做到语言文明,讲究礼貌,举止从容,文雅端庄,衣着整洁得体,爱护环境、讲究卫生、讲究秩序、遵纪守法等等。班级基础文明建设的重点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1)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集合学校自身特色推行一定的社会公德和大学生基础礼仪培训,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德育环境。

  (2)扎实推进校园规范与规则教育,督促每一个学生成为讲规范、知规则的大学生,积极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

  (3)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将学生的安全保障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之一,切实加强以学生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就业安全和心理健康为重点的安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努力建设稳定有序的安全环境。

  2、班级学风建设

  学风是指学生的学习风气,包括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氛围、学习的风格和学习的方法等内容。它是学生集体或个人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带有倾向性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具体表现在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上。班级学风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1)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者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学风教育,把学风对班级的重要性经常向学生讲解。

  (2)任课教师加强课堂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课堂教学制度,监考部门加强考风建设,严肃考试纪律,加强对学生的纪律教育和诚信教育。

  (3)鼓励学生开展“大学生助研计划”、“大学生助教计划”、“大学生助管计划”,加入并成为学校科研、教学和管理的一份子,提升主人翁意识。

  3.班级特色活动建设

  班级特色活动要求各班级结合本班学生特点和专业特点,可从班级活动的各方面确定一个特色主题,充分发挥学生的特点,把活动办成一项特色鲜明的活动,并长期坚持下去。

  三、班级物质环境建设

  班级的物质环境建设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建设。在学习环境方面,学校可推行“公益教室”项目,将学校用于日常教学的一般教室,分配到每一个行政班级,不管这个班级在不在所分配的教室中上课,这个班级也要负责此间公益教室的日常清洁与维护,并在每学期定时对教室进行文化布置,营造一个在上课、自习时都有学习的氛围的重要场所。

  在生活环境方面,通过各级学生组织开展寝室文化活动,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寝室的主人,在遵守寝室安全规范的同时,布置出全寝室同学喜欢的风格,促使同学们在休息时也拥有良好的环境和心态,另一方面积极的发展学生组织,作为班级与学院后勤等生活管理部门的沟通,使学生在生活环境中遇到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沟通,方便学习后勤部门及时的处理问题,减少同学们在生活环境中遇到的困扰。只有寝室生活和后勤生活中把问题减少到最少了,学生们才能更好的聚集在班级的周围开展学习活动,才能继续的把班级文化建设的更好。

  学校和班级只有建设出健康、幽默、富有特色的教室、寝室、活动场所等环境,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促进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各班级要积极、创新地开展班级、寝室文化建设活动,加强班级和寝室的环境、卫生、秩序、文化等方面的管理,形成班级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

  总结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实践证明,生动、活泼富有人文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能使师生心情愉快;能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把教育思想渗透于整个文化环境,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

  文/钟勇,陈亮,姜飞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