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探究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这门课既注重理论知识,又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但是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已经跟不上计算机知识的飞速发展,教学的方法手段也已经比较陈旧,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对这门课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本文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改革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探究,希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水平。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改革,教学,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在当今社会中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社会各个领域中都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而计算机的应用也成为人们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正因为计算机技术现在已经如此的普及和重要,所以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所有高职院校都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但是在日常教学以及和其他教师的教研当中,我发现现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无论是在教学内容和方法,或是考试模式上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这门课程的改革是十分有必要的,现在的计算机教学中虽然在教学设备上已经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在教学方法上依然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所学的内容没有差别、教材的内容与飞速发展的计算机知识相比已经显得有些落后、考试形式与评价体系仍是以试卷为主,显得较为单调,不能全面反映学生所学的知识与计算机水平,所以在这些方面我做了一些探究,希望能促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进一步发展。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建议

  1.对课程的实施方式进行改革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任务驱动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相同的任务活动中心,进行相互协作和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索。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提高学生计算机实际应用水平,制定符合学生学情的任务内容,有层次的、循序渐进的完成有实用价值的任务。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应用技能。比如,在网络应用的相关知识中对于电子邮件这个知识点中,要求学生自己完成邮箱申请、编写电子邮件、上传附件等小任务组成。这些小任务非常具体,实现起来也比较容易,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再比如,学习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己制作一份个人简历,或是让学生制作一份电子报刊,让学生利用上所学到的word中的文字、图像的、图形的相关知识运用到个人简历或是电子报刊的制作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制作出各具特色的个人作品,学生兴趣与教学效果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

  根据不同专业的学习特点调整教学内容,我曾经教过多个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但是这门课程的教学计划却是千篇一律,没有任何区别,但是各个专业的学习情况和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却是不尽相同,很多同学反映希望加入和其专业知识有关的内容进行教学,这样不仅会促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成绩,也会对其专业的学习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比如,会展设计专业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Photoshop、3D max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软件,来制作会展用到的展牌等,这就要求我们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对图形编辑方面的知识和软件做一定的讲解;音乐专业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音频编辑能力,在教学中应该侧重对音频编辑软件,作曲软件等(adobe audition、goldwave)进行一定的讲解。如果采用一样的教学计划造成学生“学”与“用”相脱节,导致学生进入企业,却无法适应社会需要,从而造成了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鸿沟,只有积极的作出改变,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职业需求作出适应不同学生专业特点的教学,才能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引入多位一体的成绩评价方式

  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往往以期末考试的成绩作为最终的考试成绩,这种方法其实并不能完全反应出学生平时的学习状态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最终的期末成绩可以利用理论考试成绩课程设计作业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理论考试虽然不占很大的比重,可以只占20%,但是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对于指导实践依然很有作用;课程设计作业占40%,这部分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完word、excel和powerpoint这些章节之后,完成自己的设计作品,这些作品可以是一份个人简历、一张课表也可以是制作精美的课件等等,这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精神;期末考试建议采用上机考试的方式,这部分成绩占40%。这样三部分成绩相综合,就成为了学生的最终成绩,这种多位一体的综合性评价方式,可以较为客观全面的反映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水平,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三、总结

  在当今社会,基本的计算机知识成为每一个从业人员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而且这门课程也是高职公共课教学中的一门必修课,所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改革既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上面的分析,我觉得这门课程无论从课程内容,还是从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诸多方面都需要进行改革,但是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改革也是要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教师教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才能逐渐制定出一套适合学生学习、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有符合当前就业需求的教学体系方法。今后我还会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道路上继续探索,不断完善,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将学生培养成具备一定计算机水平的应用型人才。

  文/张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