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中生课外阅读的方式方法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新课程的改革应运而生。在这样新的教育背景之下,作为母语教学的语文首当其冲,而高中语文在基础常识的学习的基础上更加的重视技能和理解力的培养。本文首先分析现今高中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进而对于高中生课外阅读的方式方法提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中生,课外阅读,问题,方式,方法

  一、现今高中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1.课外阅读时间不充足而导致阅读量不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观念愈加的浮躁,现今的人们应经很难静下心来阅读一本书,而更多的是被丰富的连环画、插图、卡通读物等充斥,学生更加喜欢那些浅显易懂,趣味性很强电视节目和卡通书籍,进而导致了学生非常容易就沉溺于网络世界而无法自拔。花花世界已经使学生在灯红酒绿的生活中迷失了方向,而电脑和电视等的普及使得学生对于书本的阅读完全的丧失了阅读的兴趣和阅读的欲望,导致了其本应该用于读书和思考的实践变成了打游戏和看电视。学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逻辑性不强,作文条理不清楚,或者是在庸俗的作品中寻找寄托,使得学生的逻辑认知等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2.由于图书阅读选择缺乏严格的筛选

  由于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资料缺乏正确的引导,这种放羊式的方式使得学生认为课外阅读是更具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心情,反正与学习无关紧要,因此可以随意的选择。这种思想就使得学生在可谓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千差万别,对于中国经典名著的选择少之又少。此外,高中生在多年的阅读经验中具有一定的习惯和阅读方法,但是有一部分学生的习惯和方法是错误的,进而导致阅读效果不佳;加上教师在学生的课外材料选择上采取放羊式的管理,进而使得学习效率不高,这都是由于教师没有做到引导的作用造成的。教师在学生课外阅读中需要采取引导的方式来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

  3.阅读环境不佳而导致阅读效果不佳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素质教育在社会、家庭和学校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校更加的重视学生的升学率,而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学生进入高三之后伴随而来的是一个有一个大考和小考,学生的时间和精力都淹没在了书本之中而对于课外阅读则是完全的放弃了;另外一方面则是高中对于图书馆和阅览室的开放程度很低,并且开放时间上也是具有严格的限制,这就使得学生的开放阅读的时间更少,同时进行读书交流的时间也是有限制的,这种阅读环境的强制性限制约束了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数量和范围。

  二、高中生课外阅读的方式方法的意见和建议

  1.通过对于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来培养课外阅读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文学名著的阅读来更加透彻的认识世界,了解历史发展脉络,进而懂得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提高对于美丑善恶的辨别意识,此外健康向上的书籍的阅读能够使得学生抛弃心中杂念,进而净化其心灵。但是如果学生远离经典的名著,久而久之就容易导致学生的文学鉴赏的能力逐渐下降,对于学生的发展产生十分负面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课外阅读资料的选择上要承担指导员的角色,通过带领学生进行文章的鉴赏,引起学生阅读的动力和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对于阅读的内容进行思考,进而提高阅读效率。

  2.通过计划性的阅读来提高效率

  由于高中学生在时间和精力上都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在面对浩如烟海的名著面前如何进行选择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书籍的选择时注意与课堂中的教学内容相结合,进而提高课外阅读的有效性。此外教师还需要认识到只是一味的进行名著的阅读也是不科学的,同时还要辅助一定的时尚读物,间接提高学生阅读的多样性,提高阅读效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新课程改革大纲之中明确的规定了高中生一年之内所需要完成的名著阅读量以及总字数,这样就需要学生做好阅读计划,进而通过连贯性的阅读习惯的形成来将阅读任务真正的落实到实处。

  3.多种手段并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方式有多种,单一的阅读方式不利于学生对于所读作品的理解和基因。因此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需要处于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进而实现字斟句酌,从中理解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情感以及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因此学生要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性,根据自己的实际阅读需要来进行灵活的阅读方式的选择。如果说一本书的阅读只是为了了解故事概况,那就只是需要快速浏览就可以了。此外还可以采用粗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阅读,这样就使得快速的了解到自己想知道的内容,进而不断提高阅读效率。通过循序渐进的阅读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高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阅读初期教师可以推荐一些可读性和故事性比较强的书来进行推荐,例如《格列夫游记》等,这样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之后就可以渐渐的加深。到高三时由于其具有阅读的积累就可以读一些哲理性比较强的作品了。此外学生在阅读之后不是就结束了,而是应该通过做笔记等的方式来进行更深层次的感悟,进而能够随时记录自己的想法,一段时间内再进行总结,这样就使得阅读效率不断提高。

  4.通过阅读和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阅读鉴赏力

  阅读除了要保持质疑的精神还需要保持一种独立的审视的态度。也就是说读者需要在阅读时突破原作者所留下的框框架架,进而束缚思考能力和思考范围,而是应该坚持自己的立场,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来进行作品的评价和理解。此外文学作品都会有留白的部分,而不这就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填充这一部分的空白,解放学生的思维,进而不断培养其独立自主的阅读方式。

  三、结语

  高中正处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经历和情感体会都比较少,因此为了弥补在这一方面的缺陷,就可以通过名著的阅读和理解来提高审美情趣和阅读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教师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需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通过教学资料的推荐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计划性的阅读计划的制定来提高阅读效率,加之多样的阅读方式则使得阅读效率显著的提高,进而有利于学生的阅读效率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熊先约.在读书方法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J].小学语文教学,1996(11).

  [2]卢世忠.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思考和实践[J].中学语文教与学袁2003,(5).

  [3]李贤华.当前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误区及其对策[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7).

  文/蓝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