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方法探究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实施以来,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成为广大语文老师们追求的目标。文章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进行了积极的尝试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探究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不断冲击着传统教学。小学语文也从曾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逐步向倡导的对话式、合作探究式转化。因而探究性教学,合作式学习等新式学习方式也不断出现于小学语文课堂,以此同时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也在逐渐发生着改变,但是,仔细观察我们也不难发现,在许多地方的小学语文课堂上,虽然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出现了新课程要求下的如“讨论法”“探究法”“活动法”的等新型的教学方式,但是这些所谓的“新”方法也不过是一种教师的刻意安排,或是师生剧本化的表演,究其根本仍然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从而致使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缺失,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下面笔者就从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抓好常规教学袁保证质量

  虽然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求新、求变是其主要内容,但是,课堂常规教育仍然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最重要保证,所以,要实现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我们首先就需要加强课堂的常规教育。而抓好常规教育,就需要教师注意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措施,如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学生刚入学的前几周就是教师进行常规教育的最好时机,在这段时间内,教师就可以严格要求学生,让他们养成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讲,课后主动反馈的学习习惯。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会懂礼貌,尊敬师长,规范读写姿势的好习惯。另外,教师始终要坚持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这一理念,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常规教学中要善于把握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鼓励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和创新,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从而为实现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打下基础。

  二、把握目标袁加强指导

  把握目标也就是要把握好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在认真研读语文课本的前提下,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具有操作性和科学性的教学目标,而不应该为了凸显自己教学的“新”而制定一些“假、大、空”,并且脱离实际的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既要有针对性,又要符合学生实际和语文课文的特点,能够正确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其次,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之前还应该深入的研究学生,分析能够获取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除了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外,教师还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这需要教师在日常的语文课上注重对学生的指导,有意识的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也就提高了。另外,教师在指导学生时,一定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不同学生掌握知识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以此同时,在指导学生过程中也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帮助学生明确自身学习的目的,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善于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及时向老师寻求帮助和指导,以便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学习的效果。

  三、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推动往往是学生学习最大的动力。一个学生一旦对本门课程产生了兴趣,其学习的积极性也就会增强,学习效率也就相应的提高了。但是随着社会的剧烈发展,信息手段逐渐多样化,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逐渐增多。许多学生也许很早就知道了语文教学中的内容,加之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致使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容易对课堂失去兴趣,注意力不集中,最终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善于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这一方面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多下功夫,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认知水平,能够较好的预设课堂以便在课堂上更好的对学生的动态进行调控,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善于把握课堂,随时关注学生学习的动态,积极做出调整。并且,在教学上也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教师在设置问题,请同学回答时,就应该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另外,学生回答问题后无论对错,教师都应该首先对学生的勇敢,或者是独特的思维方式给以肯定,对错误给及及时的纠正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长此以往,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就能够更加的积极、主动,学习效率也就提高了。

  四、精选作业袁加强辅导

  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摒弃陈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解决作业,并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当场反馈,及时指导,提高作业效率。根据学习内容,学生原有水平精心设计作业,精选作业类型,避免随意、重复、枯燥的作业,做到作业量适中,难度适宜,梯度适当。设计作业时关注全体学生,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从作业中同样能体验到经过思维所获得的收获和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不把作业当成负担。“轻负高质”的课堂教学旨在使多数学生掌握学习的重要内容外,还要解决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较大的效益。优生在轻松吃完书本作业后,把时间还给他们,让他们在丰富的课外阅读中去获取更多的知识,把学生的潜能充分挖掘,使得优生更优。后进的学生情况各不相同,有的是记忆型落后,有的是思维型落后,有的是习惯型落后,针对他们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形式练习和辅导使得班集体水平上升。

  五、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袁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现代化教学手段也得到了普及,这位小学语文课堂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但是在如何合理运用这一资源的问题上,如在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上,教师一定要坚持适度原则,切勿导致喧宾夺主。毕竟,再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其主要目的只是辅助教学,优化课堂,虽然其对课堂效率的提高无疑是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的但是教师仍然是整堂课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是不可动摇的,无论采取怎样的现代教学手段,一定都得要注重学生自身情感的体验,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总之,教师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探索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探索实践,推陈出新,路漫漫修远兮,教育的路途还很长远,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伙伴,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勇于实践,真正实现素质教育“育人”的目标。

  文/梁婷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