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艺术语言产生与思维之间的关系

  摘要:艺术语言是指相对于正常的语言编码所产生的变异性的语言艺术。笔者通过本文对思维作用下的艺术语言的产生进行了分析,并重点研究了艺术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艺术语言的产生,思维

  从语言的角度来分析,艺术语言是指相对于正常的语言编码所产生的变异性的语言艺术。如果从语言的组合和结构形式上看,又是对常规语言编码的超越与违背。艺术语言之所以具有以上特点,这是与它产生的原因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思维方面。

  一、对产生艺术语言的概述

  我们认为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就是语言,它可以发出带有一定意义的声音。而之所以产生语言,动力就来源于人的肺部等等的发音器官,但它产生的基础却是人的思想感情。语言可以成为表达思想的工具,又是思维的工具。借助语言组成的概念、判断和推理可以形成科学语言,但是如果介入了情感,又偏离了语法,组成了对常规语言的违背与超脱,那么就产生了艺术语言。

  艺术语言的产生既有其相应的客观基础,也有其主体的超越性。这种主体的超越主要依靠认识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自觉性与创造性,以通过个人的情感为媒介来实现。当客观信息与情感起作用,会产生形象美,然而情感不是科学的,但它绝对是真真切切的,情感与理性遵守着不同的规范。情感的朦胧性,使它与形式逻辑的同一律之间相互矛盾。而情感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内在体验,在心理上很难定型,在大脑的两半球中很难定位,使它成为一种朦胧的感受。它的浮动性的性质,使它不符合矛盾律以及排中律,故此不能用形式逻辑和语法对艺术语言进行分析。

  二、艺术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

  1.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

  人的思维能力关系着艺术语言的创造,打个比方说,提到春天,有人就会想到柳丝、花朵、风筝、燕子等和春天有关联的表层因果关系事物现象,这种思维能力就表明他具有简单的发散思维能力。有人通过春天一词还可能想到花枝招展的小姑娘、新生的婴儿、充满生机的祖国等和春天没有表层的,直接因果关系的事物现象,这就表明他发散思维的能力更高一些,这是由于他把握住了这些事物现象与春天深层次上的共性,或者说是某一角度、某一侧面上的共性。假如能从春天想到前程、事业、初恋、生活的苦尽甘来、久病初愈甚至是想到严冬的寒冷、想到死亡,那就是更深的层次,更高的水平的全方位发散思维了。

  不过,发散就是为了集中,当我们的发散思维产生出了诸多的表达手段后,根据试探性结果,我们可以调动已有知识,甚至是全部知识,进行有效的比较分析,作出正确的评价选择的结果。就好像王安石在《泊船瓜洲》这首诗中写到“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作者最想到的是“绿、满、到、吹”等词,这就是发散思维的结果,而最终用的“绿”字,就是集中思维的结果。在表达同一个意思时,或直陈,或反问,或虚拟,或感叹,或直截了当,或含蓄委婉,或正面叙述,或反语表达。总之,我们提出的可能性越充分,选择的成功率就会越提高。

  2.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艺术思维中最基本的形式。从语言表达的方向来看,形象思维是主体直接感受到了客观事物现象的具体形象,并且用语言固定下来,比如摹绘、增动、拟人、比喻、形示、示现、通感等手法都具有这种效果。比方说,“我听到了花开的声音”,就是用视觉的感受来表达听觉,制造出了一种全新的声音形象。

  在艺术语言中,还离不开抽象思维,这也一样离不开具体的人物、事物、现象等的完整表象。不过,在艺术语言中,抽象会被升华为具象,这就好像“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的抽象道理,运用钢铁的形象来表现抽象的道理。

  在艺术语言中,形象思维与发散思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出丰富的联想。例如,青春是花,娇艳欲滴;青春是鸟儿,蓬勃高飞;青春是激流,勇往直前……。形象思维与发散思维结合,产生了美丽的艺术语言。

  3.侧向思维和逆向思维

  我们所说的侧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是相对于正向思维而言的。在认识事物上,面对问题我们一般都会利用常规角度进行分析,而在艺术语言上,我们就常常利用这侧向思维和逆向思维来制造出意趣、波澜等效果。侧向思维是偏离正向思维思考路径,而形成不同的心路。这种思维可以使人产生全新的认识、理解,还可以使人产生活泼新鲜的感受。例如修辞格中的曲解、闪避、降用、歧疑、旁逸、类仿等都是侧向思维的表现。就像柯岩在《船长》的“于是读语录,谈话;读语录,逼供,诱供进隔离室,出隔离室……从追“拍照”到“送情报”,最后发展到追他“里通外国”。本来嘛,搞远洋运输的还能不里通外国?”这句话就是侧向思维的代表。

  从相反的角度去表现事物的现象就是逆向思维,这是一种利用与正向思维相反的思考方式去分析事物现象。就像在邓小平《目前的形式和任务》著作中的一句话:我们全党全民要把这个雄心壮志牢固地树立起来,扭着不放,“顽固”一点,毫不动摇。

  4.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

  在已经获取的经验知识基础上,凭借思维的直观感觉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心理过程就是直觉思维。它由艺术直觉和科学直觉构成,二者以感情方面相区别,并且能迅速地检查出抽象思维的能力。

  艺术的直觉思维的主要对象是与人相关的事物。艺术的本质就在于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段、艺术形象来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例如在《长江三峡》中,利用艺术的手法描绘了气象万千的三峡奇景,抒发了对祖国河山的无限深情,但是我们却可以从其中领悟出:人们只要从汹涌波涛中掌握到前进的途径,就有可能战胜自然。

  艺术直觉思维凭借的就是是顿悟,也就是情感倾向性,就像曹禺、鲁迅等等这样的文学巨匠,对人生和社会的理解以及本身的艺术修养,不自觉的艺术直觉就可以自觉地走在理性认识前面,握到自己所需要创作的东西。

  灵感思维与直觉思维都是非逻辑的思维形式,它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与反映,都是非自觉突发性质的,常常是突变式的发现。不同于直觉思维的是灵感思维主要是长期思考而得不到解决,突然获得答案的心理过程。通过外物启发而产生灵感,也可以在转移注意力的情况下突然出现灵感。

  与科学语言不同的是艺术语言的产生有着自己的主体超越性,这种主体超越性主要是以人的思维为基础的,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了解到了艺术语言具体的产生机制和与思维之间的密切关系,希望能为大家做更进一步的艺术语言的研究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彭艳玲.艺术语言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罗萧索.艺术语言再探索.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

  文/刁珊珊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