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历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西藏历史课教学现状

  历史课教学作为基础学科教育,很少受到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尤其在西藏历史课作为一门副科,并没有列入中考科目里,甚至在一些条件较为落后的学校,学校唯有在师资充足的情况下才开设历史课。虽然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这种现象有所改变,但在具体的历史课堂教学中,一系列困扰历史课堂的主客观因寨仍然存在,尤其是在教育相对落后西藏地区,历史教学仍然面临着不容忽视的困境。

  1.语言所导致的学习兴趣低下

  历史是学生进入初中才接触的新科目。绝大多数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语文、藏语、数学、英语等所谓的“主科”上。认为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是可有可无的。除了考试前会看看书,平时几乎都忘了还有历史这门课。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较差,缺少历史语言。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藏族地区学生学习汉语本身就是一个困难,加上历史是初中才接触的新科目,缺少训练有关,而历史课堂上训练的时间和训练效果都是有限的。

  2.教师教学方法落后

  传统的历史教学只重视让学生死记硬背。忽视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他们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教师只停留在书、黑板、粉笔和讲述上。藏族地区大多学生,小学时没有接触过历史,基础不好。许多老师虽然了解这一点,上课前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是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往往会忽略或者忘记学生基础较差这一事实。脱离学生实际,导致学生上课感觉“坐飞机”。

  3.学生缺少必要的史学常识

  新版教材在历史知识的整体性方面有所不足。如东汉,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封建王朝,教材中仅是在注解部分中提到,以致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东汉为何物。再比如,学生对中国的历史朝代顺序不熟.不知道两汉、两晋、两宋是怎么回事。

  4.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叙述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历史教学大都以主流文化的视角去分析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价值,忽视其他文化族群的态度与看法。例如,教科书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选择偏重于与主流民族相关的内容。涉及少数民族生活、服饰、饮食习惯以及与主流民族的关系史等内容,而且内容还散见于不同的章节,但是对于少数民族自身富有特色的风俗文化、艺术文化、科技文化等几乎没有涉猎。

  5.对藏族文化历史的叙述过于简单化、肤浅化

  现行教材虽然提及藏民族的部分文化发展成就,但并未深入分析这些成就的成因及其文化价值。另外,现行教材也没有关于藏族文化多样性与独特性的介绍,叙述方式也缺乏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启发以及对藏族文化成就鉴赏力的培养。

  二、如何更好地在少数民族地区开设民族历史课

  1.历史学科进行“双语化”教学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汉族人口在我国人口中占绝对多数,汉语成了我国各民族文化经济生活中相互交流的共同语言,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忽视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语言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道路上的瑰宝,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学生在实行双语教学的学校中。不仅能够学习到其他民族的文化知识,还能够通过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的学习,了懈民族的文化与历史,这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留与发展。

  但是,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以及当地教育人才培养的滞后,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前进步伐颇为缓慢。历史学科的专业双语教师更是严重缺乏.致使历史学科双语教学难以开展。在历史学科进行双语教学,不仅是实施多元化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符合当今世界的教育发展趋势,并且可以使学生融会贯通,真正做到文史哲兼收并蓄,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加深对本民族语言文化的学习。

  2.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要与课堂相整合

  多媒体课件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多媒体教学中,它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全面的动手动脑本领。

  历史学科注重把人和事放回到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研究,因此需要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建立“课件集”“题库集”等,积累更多的教学资源;收集少数民族地区外更多的适合民族历史教学的网络信息,设计为优秀的课程资源。

  通过画面和声音增强增强历史课的现实感。如组织学生观看西藏封建农奴制展览,生动的图片和实物再现了1959年以前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的落后与黑暗,广大农奴在这个制度下没有人权和自由。过着非人生活的情况。

  3.注重课堂教学与藏区历史知识相结合

  现代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最主动的因素,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具有追求探索性。

  西藏学校的学生与内地学校学生相比,历史知识普遍薄弱,尤其一些从县里来的学生更是什么都不知道,历史课对他们来说就是一门新的课程。在课堂上许多学生很少发言,但其中有一个特点,就是在老师讲到关于西藏历史的时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立马提高,讲课效果也是直线上升。

  于是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西藏遍地是寺庙长处,每学期要求学生编写一段关于寺庙的历史。每年学校艺术节编排几个藏史剧,让学生过上一把瘾;利用假期在民间收集一些古老相传的历史逸闻旧事。对这些活动学生很喜欢,也很投入其中。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增长才干,又激发了兴趣。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让学生全方位的参与学习,乐在其中,历史学科的教学才能具有活力。

  4.探索合适的历史教学评价模式教学评价是历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贯穿于历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对西藏地区学生的学习评价必须以课标为依据,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和自我教育功能,更关注藏族学生成长与进步的状况,通过评价来促进藏族学生的发展,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以促进历史课程目标的完成和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考察内容、形式要与历史教育接轨。注意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的试题,允许同学从不同的思维方向出发解决问题。还可以考虑将历史内容与地理、语文内容结合,以扩大了试题信息渠道和容量,使考试本身就成为增强学生国际意识、激发创新思维的过程和起点。

  参考文献

  [1]苏晋仁.藏族史论文集[M].四川民族出版社,2011.

  [2]陈燮章.藏族史料集[M].四川民族出版社,2010.

  [3]江平.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M].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

  [4]滕星.问题与困境要要西部偏远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基础教育[J].中国教师.2010,(3).

  文/达娃桑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