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课堂提问

  摘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提问是师生之间最有效的互动方式,通过课堂提问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探索,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教学活动,自主学习,课堂提问

  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师教学时应根据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也就是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堂既然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那么“课堂提问”是最有效的互动方式。课堂提问以提问贯穿数学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质疑、释疑的过程中产生了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过有价值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燃起学生对知识探究的热情,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问题为切入口,逐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等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也就是说教学活动中应该以问题为载体,贯穿课堂教学始终。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疑问是思维的催化剂,能让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转入活跃状态,能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在进行《圆的面积》教学时,课件出示情境:公园内修建一个圆形草坪,工人叔叔正在给草坪铺草皮。再出示工人叔叔思考的问题,每平方米草皮8元,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米?这时教师提出问题,“求圆形草坪的占地面积相当于求圆形的什么”?根据这一特定的情境提问,学生自然而然会明白圆的面积就是圆所占平面的大小。运用这样恰当的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想知道圆面积计算公式的兴趣,从而为后面探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奠定了基础,埋下了伏笔。

  二、质疑导拨,发现问题

  当学生产生了想知道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的兴趣时,教师不能把已有的经验即圆的面积公式直接告诉学生,而应让学生经过观察、实验、操作、推理等活动过程获得知识。此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它们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学生通过回忆,发现了转化法,即把不懂的问题转化为已解决的问题,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经过回顾已学知识和教师一句不经意的提问,开启了学生思维的大门,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究的欲望。

  三、探究释疑,分析问题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探究问题、发现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经历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才能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所以当学生急切想用学过的方法来解决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时,教师没有告诉学生把圆剪切后再拼,而是进行了提问“能不能将两个一样大的圆拼成学过的图形呢,为什么?”运用这样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因为圆是曲线图形不能拼成一个图形。接着问“那怎么办?”这样的问题设计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利用布白的艺术启发学生的思考将整圆合拼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只能把圆切割后再拼成已学的图形。

  接下来便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操作,分别把圆等分成8份、16份、32份、64份,拼一拼有什么发现,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操作,观察,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当经过学生操作、课件演示,学生发现拼成的图形越来越接近长方形时,进一步提问“长方形的长、宽与圆的周长、半径有什么关系?”运用这一关键性的问题学生经过积极思考由尝试操作到不断完善操作,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了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s=πR2

  四、挑战激励,解决问题

  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应该包括师生间的学和学生的习两个环节。学在于学会探究,求得明了,习应该是巩固记忆,应用创造的过程,所以教师在学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后,引导学生进行习的过程,引领学生提出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练习,及时巩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经过实践操作,合作探究出圆的面积公式后,让学生帮工人叔叔解决情境图中的问题。提问学生“根据给出的信息能计算出圆的面积吗?”学生通过分析发现没有告诉半径不能计算面积,这时教师补充条件圆形草坪的半径是10米,学生利用公式可以直接计算出圆的面积。然后教师再改变刚才的条件为直径是20米,或周长是62.8米,提问能不能计算出圆的面积,经过这样的提问给学生创造了思考的机会,即没有直接给出圆的半径,通过间接的方法先算出半径计算圆的面积。最后再解决第二个问题“铺满草皮需要多少钱”?这样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到利用面积公式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五、延伸拓展,利用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便问,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是学生学习的动力。问题之间应该有一定的层次性,应由浅入深逐步展开。学生掌握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实际问题。此时教师可以拿出一张光盘提问学生“谁能用圆的面积计算出光盘的面积”?经过这一提问把问题定向,减少了学生的盲目思考,激发了学生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的热情,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数学课堂中的提问,以问题引领整个教学过程,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以组织者合作者的身份引导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何乐而不为!

  文/马月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