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健康的小学体育课

  摘要:现阶段小学生,一般年龄在7岁-12岁之间,此阶段正是他们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但传统的学校体育严重阻碍他们个性和能动性的发挥,影响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处理好习惯养成与智商的关系,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体育运动来纠正自身因挫折与失败造成的心理扭曲,培养良好的心态及心理承受能力,从而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小学教育,体育教学,健康心态

  体育的本质是以人自身为客体、以运动为基本手段进行的特殊实践活动。它具有多种功能,除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外,体育也是一种“育人”的过程,不仅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而且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小学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如何上好体育课成为学校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体育教学内容要多样性

  小学生有的来自农村,有的来自城市,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有不同的条件,致使体育课的要求略有不同,所以刚进校时,学生的体育基础有些差异。在体育教学中,增加一些既有健身价值、教育意义,又有极强的娱乐性、实用性的体育项目。如跳绳、毽子、乒乓球、羽毛球、体育游戏等。在教授学生大量基本技能的同时,增加了课程内容的选择性。注重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在众多项目中,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从而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

  二、不断调整尧更新体育教学方法

  小学体育课堂以什么样的教学为好不是绝对的,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年龄、性别、身体差异、习惯养成特点等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授课应以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能力为主。通过游戏、比赛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锻炼身体的方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1.创设游戏比赛,以游戏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在游戏中要运用比赛,比赛中也要结合游戏,采用这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

  体育教学中不能“一刀切”,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既可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融洽师生关系,提高后进生的学习热情,建立起学习的信心。

  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性格特长都不同,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很难充分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即使面向大多数中等水平的学生也会出现优生“吃不饱”和后进生“吃不了”的现象。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采用“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用较少的时间把知识讲透,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主动活动,各显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针对小学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体育的特点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态

  体育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课程,较其他学科不同,它有身心教育合一的特殊性。在教学时,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材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使他们在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在体育竞赛中,要求参与者必须遵守规则,服从裁判,有助于增强他们对社会规范的认识行为的自控能力,使他们的心态得到塑造。

  1.解除心理压力和情感枷锁,正确运用情感激励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小学生面对着来自心理、学习、交往等各方面的压力,帮助学生及时地解除心理压力也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情育情。只有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才能积极地接受学习。

  四、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的构建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学习的动力,更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讲解来教育学生,使学生了解体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养成自觉锻炼好习惯,从而对体育产生积极而浓厚的兴趣。教师应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做到教与学、学与思的结合等。同时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灵活变通,并适当吸收其他各种体育教法的长处,形成许多变式,适用于不同的体育教材内容。

  1.优化体育教育形式,正确运用表扬与鼓励,建立愉快的情绪体验

  和谐的体育课堂必须重视各种教育形式的整体优化,具体表现为创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积极参与、愉快合作的教学环境;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会因情感的动力而推动其刻苦学习的意志行为,而且在刻苦学习和训练过程中也能体验到快乐。对体弱、爱静、害羞的学生,要多鼓励,用富有感情色彩的“好”、“不错”、“再来一次”、“你能行”等鼓励性的语言,去肯定她们的成绩,以提高她们学习的兴趣。

  2.结合建立课堂常规、加强组织纪律性与文明教育,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

  建立课堂常规、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不仅能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有效地完成教育任务,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道德文明。教师与学生是体育教学中两个最主要的要素,教师教与学生学构成了教学过程。师生和谐,也就是要求教师尊重和信任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唤起他们成功的欲望,对体育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3.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育的环境大多在室外,春夏秋冬的变化较大,冬天寒冷袭人,夏天酷热难忍,在这样的气候环境下进行体育活动,必将伴随着不同的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教师要根据环境条件及学生表现行为,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状态,锻炼其意志品质,培养吃苦耐劳、不畏恶劣气候、勇于进取的精神。此外,要教育学生爱惜体育场地和器材,爱护公物。特别是在器材不足的情况下,要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互相协调的优良作风。

  总之,要培养出高素质、合格的学生,体育教学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我认为,学校应该进一步改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更加重视体育教学与改革,努力开创体育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蒋碧艳,祝蓓里.上海市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体育的关系[J].心理科学.1997

  [2]夏蜂.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的体育兴趣[M].中国学校体育.2003.

  [3]张志强.创设宽松和谐的体育教学环境.山西教育[J].2002

  [4]储开宏.体育课教书育人的途径与方法[J].体育教学增刊.2003.

  [5]孙延林,张晓,吉录恕等,体育活动对大学生身体自我描述的影响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

  [6]蔡传明.构建和谐体育教育思想体系的思考.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

  文/臧传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