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生态课堂构建的策略分析

  摘要:生态课堂环境中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在师生共同构建的气氛中实现互教互学、迁移应用,从而实现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满足,生态课堂建构,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平台,也为课程教学活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全面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态课堂,策略分析

  随着新课程的开展,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被凸显出来,“生态课堂”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被引进课堂。那么,初中物理课堂为什么要实施生态课堂?笔者多年从事初中物理教育教学工作,一直致力于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和探究,在自身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与分析。

  一、实行动态差异化教学管理

  学生是整个生态课堂系统的主体。他们情况各不相同,学习基础厚薄不一,兴趣千差万别,对知识的感悟能力高低不同。这很像一个人工生态系统,播种蔬菜有早有晚,菜苗有疏有密、有高有低。在管理中应该因地制宜,进行差别化管理。同样道理,初中学生物理成绩和基础也是因人而异,所以不能采用一个模式进行管理,必须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实行多元化、层次化教学。同时,学生的情况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还应根据学生的变动不断调整教学和管理步骤,进行动态化教学,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习更多知识,获取更多能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进步。当然这种分层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学生的进步进行动态化教学管理,所以应随时调整教学策略、动态化教学、安排任务及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生态课堂的基本要求是教学必须有效。以往对教学的理解是教师“教”,学生“学”,往往是教师教得多,学生学得少,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低效的。而教学的真正含义应该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学,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需求着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学习的潜能都得到发展,以学生学的状态来衡量教学的效果。

  二、创设多重的对话形式

  对话教学要求教师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通过创设多重对话形式架设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桥梁,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更多地是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才是建构知识的主体。运用学生的想法并将其作为课堂动态生成的资源。知识建构的观点强调,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与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与复杂性,课堂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的过程。学生提出的问题、争论乃至错误的想法都是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这对教师与班级的其他学生都是很好的启发。教师只有善于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教学才能充满智慧。

  初中物理知识内容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及时代发展的联系,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对教师来说容易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路搭桥。对于学生来说许多知识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探究式合作学习方法是学习物理的一个有效手段。小组合作学习中,各个小组内部员之间应该相互适应,能够协调发展,然后扩展到各个小组之间的协调和适应,从而形成学生的整体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物理是一门知识相对综合的学科,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保证生态课堂的有序进行,全面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声现象》的教学中,学生刚刚接触物理知识,对声音没有明确的概念,教师安排学生讨论“声音”,鼓励学生共同参与到章节知识的讨论中,使大家快速地融合到一起。

  三、用互动教学增强课堂活力

  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需要充足的活水和能量来保障生物的健康快速成长。要保证初中物理课堂充满生机活力,满足学生学习的兴趣、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就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引入生活素材,设计体现学生生活的教学课堂,争取让学生在自己熟知的生活中生成知识、提高能力。一个良好的初中物理生态课堂离不开学生、教师的互动,在这个系统中,教师和学生是最重要的生物个体,相互影响最大。只有教师和学生都能进行心灵沟通,意见互换、思想碰撞,才能实现知识的链式增加和能力的快速全面发展,教学相长。优质的教学课堂不是教师的独角戏,即课堂不是教师一人在耕耘,而是一个生态系统,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共同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天地。

  例如:学习完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浮力”后,我就安排了学生求金属块密度的开放性实验。把学生进行分组,有的用天平称重量,有的计算金属块的体积。学生在动手实验过程中相互交流,组内、组间、师生之间进行互动合作交流,暴露自己的问题。我和同学及时地给予帮助、指导。这样既能按照常规方式进行密度计算,又能引导学生根据浮力辅助测试金属块密度。在互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又能很好地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指点,教师也能在互动中更好地了解学生,提高教学能力,教学相长。

  四、注重实验和趣味活动设计

  皮亚杰所说:“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爱”。当前,物理课堂趣味性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脱离了实验和生活,教学主要存在以下现状:教师对物理实验重视程度不足,物理实验教学方式较为死板。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教学过程必须与物理实验紧密相连,只有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手脑并用,创设充满趣味的课堂氛围,才有助于学生融入课堂教学。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我们教师还要注重创新,例如自制教具,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也彰显了创新意识,如借助于“口香糖瓶子”和“药瓶”引导学生制成学具,借此可以完成“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自主实现。

  初中物理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和课堂教育,应该走出课本,走出课堂,甚至走出学校;物理知识的学习,应该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例如,随手拿起拖地的拖把扛在肩膀上,可表示动力臂长省力、动力臂短费力;用手将空杯子慢慢压入盛水的盆中,让学生感受手掌受力的变化,从而初步体验物体排水多少与浮力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杨勇.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的方法和路径.《课程·教材·教法》2014.3.

  [2]张燕.初中物理“建构式生态课堂”教师指导策略研究.《中学物理》2014.10.

  [3]贵华,朱小蔓.试论生态学对于教育研究的适切性.《教育研究.2007.7.

  文/谭卫荣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