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更广阔的校园文化发展之路

  摘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校园文化应该是指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由师生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形态的校园设施,活动形态的校园活动,以及由此作用于师生内心的心理形态积淀。

  关键词:校园文化,开拓,发展之路

  一、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全面发展的,正如《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所说,“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所以我们应充分肯定校园文化建设在中学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并对校园文化在办学育人中的重要作用作如下的阐述。

  1.以其强烈的感染力而作用于学生的心灵。

  校园文化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在思想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既不同于讲课和作报告的直接灌输,而是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教育的目的。譬如在阅读文艺作品或观看校园艺术表演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感情随着故事情节或剧情的发展而产生共鸣,受到启发和教育。参观校史室或演唱校歌,可以使学生受到生动形象、激奋人心的优良传统教育。

  2.以其丰富的内容丰富学生学习生活。

  当今,人类正处在知识经济时代,新的科技成果层出不穷,各种社会实践对现代人所掌握的知识面、知识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了拓宽知识视野的有利条件。学生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图书、报刊,举办并参与各种知识竞赛,能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美术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音乐对于信息记忆的能力和信息反馈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学校举办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如艺术节、书画展、文艺晚会等,既可以活跃学生学习生活,又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

  3.为专门人才的成长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为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为各种专门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作为基础教育一部分的中学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不管是大学新生还是直接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劳动者,都不应当是书本的奴隶,而应该使所学的书本知识在日后的工作或深造中得到充分的应用。

  二、新时代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和基本内容

  新时期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做多方面的配套工作。总的任务应该是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文化气氛。可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建设。“硬件”建设应以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为主体;“软件”建设应以建立校园文化小团体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主体。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目标是:第一、搞好校园广播自办节目。第二:搞好校园的环境美化。一方面,搞好校园的规划与绿化,建设花园式的校园,做到景景不同,各有特色,为师生紧张繁重教书学习提供优良小憩环境;另方面,搞好校园的艺术氛围,如使校园有雕塑、教室走廊有名言、每学科重要知识点,搞好走廊文化,用优美健康的环境熏陶人。

  三、建设校园文化的对策

  1.“让学校文化成为素质教育的辐射源,成为课改深入的能量库,成为学校发展的底脚石,成为品牌提升的凝聚力”。

  我们认为校园文化就是一个学校的品牌,一个学校的文化教育力。健康优美和谐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又能在无形中统摄着全体成员的灵魂,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教师是学校组织最关键的群体。学校要成为教师最理想的发展地,成为教师走向幸福生活的家园。我校“以人为本”的学校制度建设,将“软文化”与“硬制度”熔于一炉,铸造出刚柔相济、软硬相容的“合金”式的规章制度,使得管理体现创新,收效显著。

  2.“传统”与“创新”并举,努力打造一个多姿多彩、生动活泼的精神文化“芬芳园”。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文化精神,它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面,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它代表着学校全体成员的共同愿景、共同价值观和共同的精神追求。它彰显了学校博爱众生、海纳百川的大气象,蕴涵了学校博古贯今、继往开来的大智慧,更体现了学校博览众山、誓为人先的大境界。它喻示着学校师生将具有博大精深的气魄,博学多才的素养,儒雅端庄的气质,文明得体的行为。

  3.大力进行学风文化建设。

  学风是指学校群体对教育教学活动的不断钻研、创造和探索而形成的科研和学术氛围。学校内部浓厚的科研氛围和较高的学术水准,既有利于学生成才,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成熟度,激发其敬业、乐业、专业的进取精神。为此我们学校特地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歌征集活动,以进一步提炼学校的教育精华,在继承优秀传统,感受校园文化积淀的同时,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为了构建学校新时期精神文化的目的,我校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爱校的集体意识渗透到各类文化活动中去,让我们的学校真正做到“让世界成为学生的课堂,让艺术浸润学生的心灵,让书香陪伴学生终生”。

  4.大力进行舆论文化建设。

  集体是一个熔炉,学生在集体中,思想行为容易受到集体舆论的制约和同化,心理学上称之为“从众心理”。因此,学校要重视舆论文化的建设,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政治思想学习。二是加强荣誉感的教育。三是确定奋斗目标。学校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及自己的实际情况、办学特点,提出校训和奋斗目标。四是强化学校“三风”建设。

  5.是开展多姿文化活动。如学雷锋活动、演讲比赛、创建活动等,以培养正确的舆论。通过以上种种办法,使整个学校到处充满着正确的舆论气氛,从而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

  6.发挥校本文化的积极作用。

  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给校本课程的研发和使用提供了空间,同时也提出了全新的课题,学校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校本课程的设置为学校个性化优秀文化因子积淀奠定了可能。我们认为校本课程应从学校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依照学校的办学思路和育人目标来开发。

  文/刘子学,吴宪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