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临床研究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慢性胃炎,健康教育
  • 发布时间:2015-10-20 11:40

  【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在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慢性胃炎患者,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健康教育干预。结果: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和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在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可推广。

  【关键词】慢性胃炎;健康教育;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9-0004-01

  在临床上,慢性胃炎属于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慢性疾病,其致病因素可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免疫力较差以及药物刺激等。由于慢性胃炎患者的病程往往较长,且病情会反复发作,所以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普遍较差,这也会对其预后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所以需要加强护理干预[1]。为了进一步分析健康教育干预在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特开展本次研究,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研究结果,现作如下汇报。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3年7月~2014年8月,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对照研究,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为32~75岁,平均年龄为(53.3±3.4)岁,病程为5~16年,平均病程为(8.2±2.3)年;观察组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为35~77岁,平均年龄为(53.5±3.5)岁,病程为6~15年,平均病程为(8.4±2.5)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平均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可实施组间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基础护理、病情分析及观察等,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健康教育,其内容包括:

  1.2.1 健康评估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特点、家庭状况、文化程度、性格特征以及对疾病的认知情况等进行全面评估,从而为其选用适宜的治疗药物。

  1.2.2 制定健康教育计划

  要注意结合患者的外部环境因素和自身的生理状况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健康教育计划要包括疾病基础知识宣教、饮食指导、康复指导以及心理疏导等。

  1.2.3 健康教育干预

  1.2.3.1 心理疏导

  在长期的治疗中,患者容易出现绝望、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所以,护理人员要注意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耐心地听取患者的主观感受和内心诉求,然后及时地予以疏导;可以引用临床治疗的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1.2.3.2 疾病基础知识宣教

  由于患者往往对自身疾病和临床治疗缺乏了解,所以也会出现不良情绪。鉴于此,护理人员要及时地为患者讲解慢性胃炎的致病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治疗中的注意事项等内容,以增进患者对自身病情和治疗方法的了解,从而可以缓解其不良情绪;重点为患者讲解配合临床治疗的积极性,督促其严格遵照医嘱用药。

  1.2.3.3 饮食指导

  嘱咐患者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日常饮食要坚持清淡、易消化的原则,同时也要及时地补充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素食物,嘱咐患者避免食用辛辣、生冷、油腻、腌制等刺激性食物;嘱咐患者多饮水,多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1.2.3.4 康复指导

  告知患者每日要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如饭后散步、慢走等,以增强其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嘱咐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告知患者要定期返院复查,在家庭护理中若有疑问,可以及时地与主治医生和责任护士取得联系,要注意遵照医嘱用药。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和满意度。使用ADL量表[2]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情况越好;使用满意度量表[3]评估患者的满意度,共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3级。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和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慢性胃炎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症状,其致病因素多种多样。在慢性胃炎的治疗中,药物疗法比较常用,但是在长期用药的过程中,患者由于对疾病和治疗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往往会出现难以积极配合治疗的情况,这也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严重影响。有研究人员指出,健康教育能够规范慢性胃炎患者的用药情况,能够显著地提高患者对于疾病和转归的认知水平,从而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症状,优化治疗效果和患者的预后效果[4]。也有研究人员指出,健康教育能够促进护患沟通,可以显著地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可以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5]。

  本研究中,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75.4+3.3)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53.5+3.5)分,满意度为7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这充分说明,健康教育干预在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可推广。

  参考文献:

  [1]隋晓光.健康教育对慢性胃炎患者护理的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7):120‐121.

  [2]杨莹,夏云,徐佳英等.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慢性胃炎患者影响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5,(13):2070‐2071,2072.

  [3]王守珍.健康教育对慢性胃炎患者的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9):65‐66.

  [4]范纪凤.对住院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8):126‐127.

  [5]李福荣.健康教育在慢性胃炎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5):159‐160.

  王纪群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