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 来源:保健文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高血压,心脑血管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0-20 11:51
【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50例高血压病患者,将其随机列入观察组75例与对照组75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压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3%、不良反应发生率4.0%均优于对照组81.3%、17.3%,且治疗后血压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能够显著地提高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少,稳定血压水平,值得推广推广应用,
【关键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缓释片;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9-0009-01
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随着病程的延长会引发心、脑、血管等重要器官的损伤,且会改变全身代谢,临床研究认为,合理的使用降压药物可有效控制心脑血管的发生[1]。本次研究选取15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药物,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50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全面检查和病理检查得到确诊,随机将其列入观察组75例与对照组75例,其中对照组中男41例,女34例,年龄65~86岁,平均年龄(74.3±5.3)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5.7±1.8)年;观察组中,男40例,女30例,年龄为65~85岁,平均年龄为(74.7±5.1)岁,病程为2~9年,平均病程为(5.6±2.1)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相比不存在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组间对比。
病例选入标准:(1)患者未合并有其他严重的内部系统疾病,如糖尿病、心肝功能不全等[2];(2)在参与本次研究前2周内,患者未接受过相应的药物治疗;(3)患者对本研究所使用药物无既往过敏史。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口服治疗,10mg/d,观察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口服治疗,2.5mg/d,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状况可加用至5mg/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压水平的变化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指南拟定,显效: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恢复至正常水平,或者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显著下降,且下降值>20mmHg;好转: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有一定的下降,且下降值为10~20mmHg;无效: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无任何明显变化[2]。
1.5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用(x±s)表示计量资料,分别用t和X2对组间对比和计数资料进行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显效为39例(52.0%),好转为34例(45.3%),无效为2例(2.7%),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患者中显效为28例(37.3%),好转为33例(44.0%),无效为14例(18.7%),总有效率为81.3%,因此,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对比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中,水肿1例,心悸1例,面部潮红1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中,头晕2例,头痛4例,水肿1例,心悸2例,面部潮红2例,乏力2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7.3%。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据相关数据统计,高血压的发病趋势连年上升,发病人群也趋向于年轻化[3]。近年来,有研究指出,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效果更佳[4]。
苯磺酸左旋氨氯属于二氢吡啶类的药物,其生物活性以及血管选择性均较强,因此药效持久,且安全性较强[5]。该药物能够使心肌中的钙离子通道得到优化,能够使血管平滑肌以及外周动脉得到有效的舒张,从而可以使心肌的耗能得到明显的降低;同时该药物也可以使骨骼肌内的血流量得到明显增加,可以使血管的舒张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使胰岛素的敏感性得到显著增强,从而可以有效地缓解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3%高于对照组81.3%,且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0%低于对照组17.3%,具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了高血压患者使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可有效促进血压水平恢复到正常范围,不良反应少,保证了用药的安全性,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秋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4,(3):374-376.
[2]张怀金.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联合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评价[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3):411-412,415.
[3]李香凤,杨宝华,吴亚男等.天麻钩藤饮穴位贴敷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轻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5,(4):87-89.
[4]李芙蓉,刘力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8):613-618.
[5]许秀梅.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与安全性[J].医学信息,2015,(14):41-42.
[6]李文岳,蔡新忠.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探索[J].当代医学,2014,(17):133-134.
夏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