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中心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其处理对策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护理安全,血液净化中心
  • 发布时间:2015-10-20 15:02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血液净化中心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在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实施干预措施期间收治的血液净化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为实施干预措施期间收治的血液净化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际情况。结果:实施干预措施前后,血液净化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仪器设备故障率、投诉率以及满意率等都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针对血液净化中心可能发生的护理风险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相应的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投诉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血液净化中心;影响因素;干预对策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9-0063-01

  我院从2014年5月开始针对血液净化中心可能发生的护理风险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干预对策,尽量消除护理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结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实施干预措施期间收治的血液净化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观察组,男性50例,女性50例,平均年龄45.3岁;共进行251次血液透析;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为实施干预措施期间收治的血液净化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对照组,透析男性50例,女性50例,平均年龄44.8岁,共进行262次血液。所有患者的病发原因主要包括梗阻性肾病、多囊肾、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慢性肾小球肾炎等,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针对血液净化中心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相应的干预措施。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仪器设备故障率、投诉率以及满意率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得到的所有实验数据和资料都经过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用(x±s)表示,经过t检验,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干预措施前后,血液净化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仪器设备故障率、投诉率以及满意率等都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3.1 影响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

  3.1.1 患者方面

  临床研究发现,如果血液透析患者具有较好的自我心态调控能力,就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但是近年来,关于医疗机构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导致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大大降低,对医务人员的专业性持怀疑态度。再加上患者由于疾病的折磨,而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所以很容易和医务人员发生矛盾,从而影响护理安全。此外,多数患者并没有预防疾病、日常自救的意识,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也会导致首次使用综合征、高血压、低血压等并发症,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1]。

  3.1.2 护理人员方面

  血液净化是血液在体外的循环,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就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从而发生医疗事故。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方向的影响护理安全因素主要包括工作量大忽略细节、经验不足、风险意识不足等。虽然所有上岗的护理人员都经过临床实习和专业理论的培训,但是缺乏实际操作经验,面对突发事件会惊慌失措,处理问题的方法也不科学,对一些仪器设备认识程度不够,容易发生参数设置错误、操作错误等情况,导致仪器发生故障,影响到患者的治疗。尤其是近年来,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远程控制透析、腹膜透析等先进技术在血液净化中心应用,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由于目前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在工作中缺乏足够的责任心和耐心,不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从而发生护理风险。相关研究表明,大约一半的医院护理风险都是可以提前避免和预防的[2]。

  3.2 干预措施

  3.2.1 患者方面

  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的和患者沟通交流,帮助患者保持乐观的心理状态,同时向患者讲解和血液净化治疗有关的知识,以免患者盲目紧张。同时指导患者保持科学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饮食方式,尽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增强身体抗病技能。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主动交代自身健康状况和过往病史,以免由于并发症导致并且进一步恶化,影响治疗效果[3]。

  3.2.2 护理人员方面

  血液净化中心首先应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定期安排护理人员参与培训,选择优秀的护理人员参加进修学习,培训后,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进行考核,只有考核合格的员工才可以继续参加工作。其次,要加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使所有护理人员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站在患者的角度上,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科室要定期对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询问患者对护理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对于无法满足患者服务要求的护理人员,要加强思想教育,尽量改善护患关系。其次,科室要明确护理人员的自身职责,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从而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必要时,可以实施责任制护理,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态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4]。

  参考文献:

  [1]雷红云.护理安全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实施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04:131‐132.

  [2]张岩郅,王晓燕.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管理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9,08:62‐64.

  [3].2013年中华护理学会各专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征文内容[J].中华护理杂志,2013,01:92‐96.

  [4]许璧瑜,成守珍,王饶萍,叶晓青,李欣,梁碧宁,冯怿霞.血液净化中心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7,09:59‐60.

  王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