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儿童的护理分析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护理
  • 发布时间:2015-10-20 15:05

  摘要:目的:对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儿童的护理内容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为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的患儿共74例,年限为2013年7月~2015年4月之间,随机将74例患儿分成两组,每组各37人。其中一组患儿仅通过常规手段进行护理,称之为对照组。另一组患儿,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称之为优势组。结果:优势组中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患儿的血红蛋白含量以及体重数值均高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快速恢复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患儿的各项指标数值,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儿童;护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9-0065-01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多发于三岁以下的婴幼儿,主要是由于患儿体内蛋白质以及能量不足所造成营养缺乏[1]。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不仅会减少患儿的体重,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引发患儿多项器官功能的紊乱,甚至威胁患儿的生命[2]。因此,我院开展本次的临床护理试验,来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患儿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患儿共74例,年限为2013年7月~2015年4月之间,通过抽签的方式随机将74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37人。

  对其中一组患儿仅用常规的手段进行护理,称之为对照组。对照组中,有男患儿25例,女患儿12例,37例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患儿的平均年龄为(1.78±0.45)岁。

  另一组患儿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称之为优势组。优势组中,有男患儿25例,女患儿12例,37例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患儿的平均年龄为(1.92±0.26)岁。

  两组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患儿的性别以及平均年龄数据差异,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处理,可判定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通过常规手段对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患儿进行护理,即对患儿的白蛋白输注过程进行干预,在治疗过程中对患儿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失衡状况进行纠正,控制输液速度,防止患儿治疗过程中出现脱水症状[3]。

  优势组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的主要内容分为心理护理、防感染护理以及饮食护理三方面。心理护理是在治疗过程中对患儿的躁动情绪进行安抚,必要时通过家属的帮忙,促使患儿保持镇定,积极配合治疗;防感染护理是对患儿的各项易感染因素进行避免,加大医护人员的巡房监察力度,做好患儿的抗感染应急处理准备;饮食护理则是对患儿的营养不良症状进行直接的干预,帮助制定符合患儿的饮食菜谱,缓解其临床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症状。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患儿护理前后血红蛋白含量以及体重指标数值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当患儿两项评价指标的数值更趋近于正常值时,则可判定护理模式具有显著的效果。

  1.4 数据处理

  文中两组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患儿的所有对比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处理,t检验对组间计量资料进行比较,当有P<0.05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优势组中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患儿的血红蛋白含量以及体重数值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经由统计学软件的处理,可判定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两组护理模式下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患儿的各项对比数据,详见表1。

  3.讨论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患儿的常规护理,仅针对于输液治疗过程进行干预,缺少对患儿进行相应的心理安抚以及全面预后,因此对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综合护理干预则从三个方面对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患儿的整个治疗进程进行了干预。

  (1)心理护理。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患儿由于年龄过小,会在治疗过程中有躁动的情绪,妨碍医护人员的治疗。因此,在整个的对症治疗中医护人员以及患儿家属,应该对患儿进行安抚,缓解患儿的不安情绪,引导其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医护人员在面对患儿时,应做到微笑、温柔以及耐心,尽量消除患儿对医护人员的抵触心理[4]。

  (2)防感染护理。防感染护理需要医护人员加强晨间与夜晚对患儿的巡房,并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及时对突发状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其次,防感染护理还需保证患儿皮肤的干燥,避免皮肤破损,造成病菌的感染。针对于患儿的受压部位,可以加垫海绵圈,并定时帮助患儿翻身,同时可以按摩患儿的骨隆突部位,缓解其压迫感[5]。另外,患儿的治疗环境需有一个适宜的温度以及湿度,并定期进行紫外线的消毒。

  (3)饮食护理。饮食护理是医护人员指导患儿进行充足蛋白质以及热能的摄入,饮食菜单可根据患儿的食物接受程度进行相应的调整。患儿的饮食量需由稀至稠、由少至多,最后逐渐的帮助患儿恢复正常饮食。同时,需对患儿进行一定量锌、维生素A以及叶酸的补充,鼓励母亲对患儿进行母乳喂养。针对于无食欲以及消化不良的患儿,可以给予一定量的胰岛素以及助消化药物的治疗,但用药过程中需防止患儿出现低血糖症状。

  总而言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快速对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患儿的血红蛋白含量以及体重数值进行恢复,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付明珠,修丽娟,李桂芝等.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儿童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24(5):357-357,359.

  [2]孙玉杰.蛋白质一热能营养不良患儿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18):353-355.

  [3]马佳.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患儿的综合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5,33(9):119-120.

  [4]王彩霞.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儿童的内科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4(3):218-219.

  [5]段志杰.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儿童治疗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13):186-187.

  龙莹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