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灼伤合并吸入性损伤52例早期治疗分析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化学灼伤,吸入性损伤
  • 发布时间:2015-10-20 13:55

  【摘要】目的:探讨化学灼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方案,针对早期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资料回顾性分析了本院收治的52例化学灼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时间段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所有患者均于早期进行治疗,分析早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56例患者中,出现肺部感染共23(44.23%)例,治愈49(94.23%)例,死亡3(5.77%)例。结论:化学灼伤合并吸入性损伤行早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于早期采取急救和现场清洗可有效缓解患者呼吸道梗阻情况,进而降低患者出现死亡率和伤残率的情况,故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化学灼伤;吸入性损伤;早期治疗;分析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9-0028-01

  伴随近年来工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化学灼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发生率,化学灼伤在烧伤中占据较高位置,相关研究数据资料显示化学灼伤约占居烧伤第二位,临床医学支出,本病治疗的重点及难点在于对吸入性损伤的治疗[1]。本文针对特定时间内本院收治的52例化学灼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临床资料予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5年8月本院诊手指的化学灼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共5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吸入性损伤的相关判定标准。其中男性30例,女22例,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49.63±3.52)岁;灼伤面积1%-85%,平均灼伤面积(25.63±20.13)%;其中合并化学中毒患者共10例,合并复合伤10例。本研究选取的患者基线资料均未对研究结果造成严重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烧伤后采用大量的清水对伤口进行冲洗,时长约为10-30min,随后进行以下治疗:①气道管理:及时清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以保障气道的通畅,得到准确的诊予以机械通气治疗,采用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硫酸庆大霉素联合沐舒坦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予以超声雾化吸入治疗。②液体复苏的有效治疗:以患者的尿量为补液速度调整的依据,注重注射速率、均匀等,进而保障血量的有效循环。③防治感染的积极处理:采用三联或者二联抗生素进行抗敏感治疗。④增加对烧伤创面的处理:深度烧伤的患者需要在早期进行切痂、植皮以及削痂处理以防止患者出现全身性感染。

  1.3 疗效评价及观察标准

  统计本组患者的出现肺部损伤的概率及表现,并予以治愈率和死亡率统计。

  2.结果

  55例患者中,共出现肺部感染共23(44.23%)例,临床表现为刺激性的咳嗽、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病理变化以气道粘膜充血和水肿为主,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坏死或者溃疡等。其中治愈49(94.23%)例,死亡3(5.77%)例。

  3.讨论

  化学灼伤的患者应该在灼伤后选择快速离开现场并褪去被污染的衣物,同时需要采用大量的清水对创面进行冲洗,时长约为30min,以便能够有效稀释和清除创面化学物质并降低烧伤程度,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皮下组织及局部皮肤的温度,其主要目的在于控制组织损伤范围和修复创面[2]。在切开气管的同时由于受到吸入化学物质的影响可能造成患者出现肺泡、支气管以及气道的损伤,患者可能出现间质水肿或者炎性分泌物,严重时可能出现急性呼吸衰竭,因此临床医师需要得到明确的诊断后立刻行预防性的气管切开治疗。其中针对出现严重烧伤的患者应该予以对症处理,需要在早期予以呼吸机治疗。

  上述做法不仅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出现更为严重的烧伤和缺氧并发症,而且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出现由于吸入性损伤导致的其他并发症。由于化学灼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患者在进行同期治疗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呼吸机吸入性肺炎,因此临床医护人员需要时刻重视监测患者的各项指标,并采用多种抗生素治疗仪预防患者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

  液体管理重视对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补液量予以限制,分析其原因在于,患者受伤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增高,因此,对患者进行输液可能出现液体外渗的情况,进而导致肺水肿的出现或者加重。相关的临床研究已经验证,采用限制补液的临床治疗方案,不但无法实现及时有效地纠正休克的情况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加重患者的肺水肿情况[3]。因此,化学灼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不仅不需要限制补液而且需要以患者的具体病情为依据增加补液量,于此同时配合以常规的强心药、利尿剂以及正性心肌力药治疗,以便能够更好的支持心肾功能。

  本研究数据结果显示:55例患者中,共出现肺部感染共23(44.23%)例,临床表现为刺激性的咳嗽、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病理变化以气道粘膜充血和水肿为主,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坏死或者溃疡等;其中治愈率为94.23%(49/52),死亡率5.77%(3/52)。提示,选择手术时机在化学灼伤合并损伤性吸入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大部分化学致伤物质未存在有效的中和剂和解毒剂,因而其治疗主要是针对患者的心脑肝肾等重要的脏器进行。

  由此可见,中、重度化学灼伤患者的创面需要在早期选择覆盖或者削痂处理。相关研究中指出,采用早期切、削痴或者植皮治疗,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创面由于遭受化学物质损伤而导致的局部组织损伤和创面感染率,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小降低身体对有害的化学物质进行吸收[4]。受到样本量、时间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数据结果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予以验证。

  综上所述,救治化学灼伤主要需要从快速对导致灼伤出现物质的特性予以判定、及时且正确有效地处理局部或者全身创面。此外,需要不断加大关于化学物质接触而导致出现灼伤的相关救助和防护方法宣传,并在基层的医疗站或者医院中予以解毒剂和中和剂的配备,进而便于化学灼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能够得到快速的就职,进而提高临床治愈率。

  【参考文献】

  [1]黎明,李卫,陆平言,陈环炜.化学灼伤合并吸入性损伤56例早期治疗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14,21(05):589-590.

  [2]李卫,陆平言,吴晓峰.化学灼伤328例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09,16(02):314-315.

  [3]姜明高凤荣,徐德生,灼伤合并吸入性损伤15例临床分析[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3,21(05):386-387.

  [4]高辉,李卫,赵远党.华东地区615例化学烧伤患者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烧伤杂志,2012,28(6):411-414.

  卓燕琴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